豆形铜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豆形铜灯

古代铜灯具。始见于战国,形似青铜器的细把豆,可能是取形于豆逐渐演变而来。据考察,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灯的形制,也是使用最久、最普遍的一种灯。豆形灯一般为浅盥,盘中常立烛钎,细葫芦形或近似葫芦形的把,喇叭口形底座。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的豆形灯,灯盘外壁常有数道瓦纹,并逐渐缓收成底。汉代的灯盘均作直壁,平底,腹壁和底之间呈明显的直角折棱。盘壁常刻有铭文,自铭为“锭”或“镫”。一般高度在一、二十厘米左右,也有高达三十厘米的。有的在灯盘口沿,伸出一叶形鋬,便于手执;有的灯盘呈圆环凹槽形,用三叉托连在把座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