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麦加简介】

麦加大清真寺

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西边。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也是57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石造圣堂的所在地,传统认为是亚伯拉罕所建造的。麦加是每个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须试图朝圣的宗教中心。

伊斯兰学者认为麦加是地球的中心,传统上伊斯兰教认为麦加是易斯马仪(以实玛利)的后代所建。七世纪时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宣扬伊斯兰教,当时该地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在伊斯兰早期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元966年后,麦加一直都由当地的谢里夫所统治,直到1924年统治权归沙特家族所有。麦加进入现代后土地面积和基础建设都大大扩增。

现代麦加是沙特阿拉伯麦加省的省会,麦加省是传统上的希贾兹地区。 按沙特阿拉伯的规定,只要是穆斯林,不论是什么国籍,都可以在麦加居住。伊斯兰国际联盟也驻扎在这里,使麦加成了一座有特色的国际性城市,正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

【人口】:179万(2008年)。

【语言】:麦加拥有特有的区域方言,称为希贾兹方言或麦加方言。麦加方言经常被视为阿拉伯语里最正统的方言之一。

【宗教】:伊斯兰教,绝大部分的麦加居民都是逊尼派穆斯林,少部分是什叶派。[3]

麦加清真寺

【史籍记载】麦加最早见于中国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周去非所著《岭外代答》中麻嘉国。《宋会要》称之摩迦,《诸蕃志》称之麻嘉。《明史》称麦加为默加。

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部下马欢等七人曾到天方,带去瓷器等物品,购买狮子、驼鸟,并画《天堂图》一册回京。天方国也派遣大臣带方物随七人朝贡。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沙特阿拉伯西部省省会。位于西部赛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峡谷中。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于公元570年诞生于此。以后成为伊斯兰教中心和商业中心。1925年归属沙特阿拉伯,现由穆罕默德后裔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人数迅速增加,仅来自国外的即达60-100万人(2006年)。主要圣地为该城中心的圣寺克尔白(见“圣寺”条),郊区圣地有阿赖法特山、希拉山、索尔山与米那村等。[1]

【历史沿革】〖早期阶段〗

根据伊斯兰传统,麦加的历史可追溯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时代,他在儿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在大约西元2000年前一同建造克尔白。据说当地居民在亚玛力人的影响下偏离了一神信仰。历史学者认为克尔白后来

麦加、麦地那位置示意图

被陈列了360个偶像和阿拉伯所有游牧部落的部落偶像。到了七世纪时,麦加最重要的神只是胡巴勒,古来氏族将其偶像放置其中。

麦加在托勒密的著作里以“马可拉巴”(Macoraba)之名著称。五世纪时古来氏族控制了麦加,成为杰出的商贾。六世纪时,他们也加入了利润甚丰的香料贸易,因为当时世界部分地区卷入了战争,使得贸易路线从危险的海域转移至相对安全的陆路。拜占廷帝国本来控制着红海,但海盗却越来越猖獗。另外一条较旧的路线是从波斯湾经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但途经的商人却遭萨珊王朝大加剥削,同时又被拉赫姆人和伽珊人阻断路线,并受罗马和萨珊两国交战的干扰。麦加显赫的商业地位使得它超越了佩特拉和巴尔米拉。

六世纪中期,北阿拉伯有三个主要的群落,与濒临红海的西南海岸连成一气,是红海和东方大沙漠之间的可居地。这个区域就是有名的希贾兹地区,三个群落都紧挨着绿洲,水源没有问题。希贾兹中部是雅什里布(Yathrib),后来易名为麦地那。雅什里布以南四百公里处是塔伊夫,是个山城。塔伊夫的西北边就是麦加。虽然麦加周边都是不毛之地,不过麦加仍然是三个群落之中最富有且最重要的。伊斯兰历史上表明,麦加因渗渗泉而拥有丰富的水源。渗渗泉的位置就是阿拉伯最神圣的圣地克尔白,也是主要的骆驼商队的汇集路线。事实上,渗渗泉的水源对当地人来说已经很不足了,而克尔白只不过是半岛上众多的多神教神庙的其中一座而已。此外,对骆驼商队而言,若他们只从麦加到叙利亚而不往返,那么这样的单程路线使得麦加成为贸易的终点站。

阿拉伯半岛上的严酷环境经常导致部落间的冲突,但每年他们都会停战一段时间,并前往麦加朝觐。这趟旅程有其宗教理由,即向克尔白致敬,并饮用渗渗泉的泉水。然而,这时也是一年一度仲裁纷争的时刻,债务获得解决,人们于麦加市集进行贸易。各部落因这些一年一度的盛事而产生共同的信念,使麦加在半岛上的地位极其重要。

穆罕默德的曾祖父是首先替商队安装骆驼座骑的,而这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部分。各部落联盟与商贾们进行贸易,当地的游牧部落则带来皮革、牲畜与当地山区开采的金属。因此骆驼商队能够在麦加满载而归,并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城市进行贸易。伊斯兰传统宣称从各大洲来的货物也流通到麦加。北非和远东地区应该流通香料、皮革、药品、衣服和奴隶到叙利亚;麦加则大赚一笔,并买进武器、谷物和酒,并流通至阿拉伯各地。麦加人同拜占庭人和贝都因人签订合约,协调出商队的安全路线。安全路线亦包含了水源和牧草的权利。这些额外的服务增强了麦加的政经势力,成为各贸易部落(包括班努·塔米姆部落)所组成的松散联盟的盟主。其他的势力诸如阿比西尼亚人、伽珊人和拉赫姆人等都已经式微,而麦加却是六世纪晚期阿拉伯地区首要的政经枢纽。[1]

〖穆罕默德时代〗

穆罕默德生于西元570年,伊斯兰教从此便不可避免地和麦加产生了关系。穆罕默德出生于统治阶层古来氏部落的一个小分支,是为哈希姆家族。伊斯兰传统认为他于610年接受天启,开始宣扬一神信仰,和麦加的异教信仰格格不入。穆罕默德在忍受了13年的迫害(见希吉拉)之后于622年与追随者们一同迁移至麦地那。然而古来氏族与穆斯林的冲突仍然存在:两军爆发了白德尔战役,穆斯林于麦地那城外打败了古来氏族;但麦加的军队在武侯德战役打败了穆斯林。不过总的来说,麦加当局试图消灭伊斯兰的行动败阵下来,而在627年的壕沟战役里全阿拉伯的联军也打不赢穆罕默德。

628年,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和平地进入麦加,试图进行朝觐。然而,穆斯林与麦加当局却签订了胡代比亚条约,希望双方停止战斗,而穆斯林被允许于次年进入麦加。两年后古来氏族违反停战协定,但很快地他们就向穆罕默德投降。穆罕默德宣布特赦麦加人,并特别赠送礼物给统治阶层。麦加克尔白里的偶像和仪式壁画全部都被清除一空。穆罕默德宣布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地方,让该地成为穆斯林朝觐的中心,这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虽然他攻克了麦加,但他却选择返回麦地那,让阿塔布·本·乌赛德(Attab bin Usaid)统治该城。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地区的其他活动使他最终统一了整个半岛,终结了麦加长期以来的混乱。

穆罕默德逝世于632年,但他对阿拉伯人耳提面命的团结观念使得伊斯兰教快速扩张,其势力在几百年内抵达北非和亚洲。随着伊斯兰帝国的扩张,麦加不仅持续吸引了阿拉伯地区,更吸引了帝国境内的朝觐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进行朝觐活动。

麦加也吸引了希望终年定居克尔白附近的学者和虔诚的穆斯林,当然也吸引了当地服务朝觐者的居民。由于到麦加朝觐有其困难之处且因花费考量,朝觐者多半选择乘船抵达吉达,然后再朝内陆前进,或者搭顺风车,跟着从叙利亚到伊拉克的骆驼商队。[1]

〖麦加政治演变〗

麦加从未成为哈里发的首都,包括奥斯曼帝国。不过穆斯林统治者却大力维护着麦加。在欧麦尔和奥斯曼统治期间,由于洪水的顾虑而延揽基督徒工程师在麦加建造堤防。

在伊斯兰历史上,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并使之成为伊斯兰政权的第一个首都。倭马亚王朝当政之后将首都迁至大马士革,而阿拔斯王朝则迁至伊拉克的巴格达。伊斯兰帝国的权力中心在往后的近五百年间一直都在巴格达,巴格达也就成为学术研究与商业中心。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入侵巴格达并加以洗劫。这是伊斯兰历史上最令人不堪的往事。在巴格达战役之后,蒙古人接着就横扫西方世界并征服了叙利亚。下一个紧接着成为伊斯兰政权权力中心的城市是埃及的开罗。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后将首都迁往君士坦丁堡,虽然麦加仍然是蓬勃发展的贸易中心。当朝觐者抵达麦加之后,他们开始贩卖他们带来的各地货物,以筹措朝觐所需的资金。此外他们也在麦加买入当地货物,带回家乡转卖。

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掌控麦加之后,麦加暂时又登上伊斯兰的政治舞台。祖拜尔是早期反对倭马亚哈里发的穆斯林。叶齐德一世于683年围攻麦加。

后来麦加很少扮演政治角力的舞台,而是成为一座虔信与学术的城市。数世纪以来麦加一直都由当地的哈希姆家族所统治。

930年麦加卡拉米塔教派攻击并洗劫麦加。此教派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属于易斯马仪派并信仰千禧年主义,由贾纳比领导。1349年,黑死病袭击麦加。1517年,麦加谢里夫巴拉卡特·本·穆罕默德承认奥斯曼帝国哈里发的地位,但在麦加仍然拥有极大的自治权。

麦加于1802年被第一沙特王国(瓦哈比教派)占领,并持续控制到1813年。这对奥斯曼帝国的威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为了重返荣耀,位高权重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奉命夺回麦加。他于1813年成功地克复麦加。1818年,瓦哈比派又被打败,但残余的沙特家族又建立了第二沙特王国,一直存续到1891年,即后来沙特阿拉伯的前身。[1]

〖沙特时期〗

1916年6月阿拉伯起义,麦加谢里夫胡笙·本·阿里于麦加揭竿而起,反抗奥斯曼帝国。他的军队于麦加战役(1916)之后首度夺得麦加。胡笙于是宣布建立新国家-希贾兹王国-并以麦加为首都。在1924年的麦加战役中,麦加的谢里夫被沙特家族推翻,而麦加则并入沙特阿拉伯。[1]

【自然地理】麦加海拔277米,距离红海大约80公里。麦加位处群山之间,以致当代发展受限。麦加的中心点是禁寺,此地比麦加大部分的区域都来得低。禁寺周边区域则是旧城区。禁寺北边的大街道有穆达阿(Al-Mudda'ah)和苏克·莱尔(Sūq al-Layl),南边则有苏格·阿萨基尔(As-Sūg Assaghīr)。沙特人扩大禁寺的规模,数百间房屋已被宽阔的大道和广场所取代。传统的房屋由当地的石材建造,通常有二至三层楼高。麦加都会区的面积已超过1,200平方公里(2008年)。[3]

【宗教意义】“朝觐”是伊斯兰教为的信徒所规定的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经济和有体力的成年穆斯林都负有朝拜麦加的宗教义务,这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所有穆斯林,无论是男是女,都会尽最大努力争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麦加朝觐一次。

1000多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前往麦加朝觐的穆斯林逐年增多。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后,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来此朝觐的人更加摩肩接踵,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说着不同语言的穆斯林来到此地朝觐。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这些各种肤色、各个年龄段的穆斯林来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1]

〖大清真寺〗

麦加在穆斯林世界被誉为“诸城之母”。圣地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穆斯林一律谢绝入内。城中心的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著名圣寺,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礼拜的主要圣地。据《古兰经》经文,在此禁止凶杀、抢劫、械斗,因此这里也称禁寺。

禁寺位于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规模恢弘,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扩建和修葺,总面积已经扩大到16万平方米,可容30万穆斯林同时做礼拜(2006年)。禁寺有精雕细刻的25道大门和7座高耸云端、高达92米的尖塔,24米高的围墙将门和尖塔连接起来。六塔分别耸立在三座主要大门两侧,第七座塔则与直径为35米的圆顶毗邻。禁寺从围墙、楼梯、台阶以及整个地面都用洁白大理石铺砌,骄阳之下光彩夺目,气势磅礴。入夜,在千百盏水银灯的照射下,禁寺显得格外肃穆、庄严。禁寺广场中央稍南,是巍峨的立方形圣殿克尔白。克尔白是阿拉伯文音译,意思是“方形房屋”。圣殿又称天房,相传是公元前18世纪先知易卜拉欣和他的儿子伊斯梅尔监建而成的。

天房高14米,内三根顶柱昂然挺立,其东北侧装有两扇金门,离地约2米,高3米,宽2米,是用286公斤的赤金精工铸造的。天房自上而下终年用黑丝绸帷幔蒙罩,帷幔中腰和门帘上用金银线绣有《古兰经》文,帷幔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一传统已延续了1 300多年。天房外东南角,一米半高的墙上,镶嵌着一块30厘米长的带微红的褐色陨石,即有名的黑石,或称玄石,穆斯林视其为神物,相传当年穆罕默德曾亲吻过它。朝觐者游转天房经过此石时,都争先与之亲吻或举双手以示敬意。黑石因有裂缝,在1844年以银框把它镶嵌起来。天房东面正对黑石处,有个四柱圆顶小阁,四周围有方形铜栅栏,阁中是传说中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留有脚印之处。据记载,克尔白早先是古阿拉伯多神教献祭的古殿,殿内树有各种神的偶像,穆罕默德在公元630年攻占麦加,保存了克尔白,清除殿内外360万尊偶像,改为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的穆斯林到麦加朝觐时,都要围着天房游转。麦加的其他圣地还有城东20公里的阿拉法特山、穆兹达利法和米纳等地,是朝觐者要站山诵经、射石(驱邪)活动之地。[2]

【麦加教育】麦加的正式教育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开始,并由哈希姆统治阶层延续下去。首先改善麦加教育的人是吉达商人穆罕默德·阿里·宰纳勒·里阿(Muhammad ʿAlī Zaynal Riḍā)。他于1911到1912年间在麦加创立了“成功学校”(Madrasat al-Falāḥ),耗资400,000英镑。

麦加有很多公立与私立学校,分成男校和女校。2005年,麦加共有532所男子公私立学校,女子则有681所。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学语言都是阿拉伯语,同时着重第二语言英语。但是有些外国人设立的私立学校,例如国际学校,则使用英语教学。国际学校也允许男女合校。

至于高等教育,麦加只有一所大学,即诸城之母大学,1949年创立时名为“沙里亚学院”,1979年转型为公立大学,1981年改为今天的校名。[1]

【天文意义】一直以来世界天文学家一直争论一个问题:格林威治村和麦加哪个是本初子午线穿过的地球中心点。这个问题在2008年4月20日召开的多哈天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得到确认﹐并且建议﹐世界标准时间应当纠正历史性错误﹐改为麦加时间为准﹐有利于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科学家﹐在多哈研讨会上以确切的“科学证据”﹐确定地球准确时间的本初子午线从圣城麦加穿过。

早在1884年﹐英帝国皇家学会暂时确定英国伦敦东南方向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村为本初子午线的穿过点﹐所以﹐全世界将错就错﹐习惯称世界标准时间为“格林威治时间”。世界其他地区﹐根据与格林威治的距离计算“时差”﹐确定本地时间。现代科学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测量方法﹐把格林威治村定为标准时间中心﹐是大英帝国在兴旺时期﹐以英国皇家天文台的命令确定的准则﹐有利于伦敦控制“日不落帝国”﹐是强权﹐不是科学。

当代伊斯兰学者优素夫 盖拉达威博士在研讨会上发言说﹐麦加是“天房”﹐是地球子午线中心点﹐证明伊斯兰“不同于其他宗教﹐处处与科学相吻合。”大会提议﹐首先从阿拉伯国家做起﹐把世界标准时间的中心点改在麦加﹐取消格林威治错误习惯。由于地球标准时间的定位点的改变﹐世界地图也须做相应改正﹐因为错误的时间中心造成许多地理制图错误。欧洲国家从殖民地时代开始﹐绘制标准世界地图﹐为了维护他们的海外殖民利益﹐在地图上暗藏着许多故意的错误和玄机。麦加不仅是时间的中心﹐也是地理的中心﹐会议建议阿拉伯国家﹐从此以后﹐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选定麦加为朝向。大会建议﹐为了促进全世界接受这个最新科学论断﹐有必要掀起一场“麦加是世界地理中心”运动﹐并且编制便携的光盘﹐向全世界发行﹐宣传新科学发现。[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