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汪子霞(1900—1931),又名汪德盛,化名张三,汪水,枫桥汪家庄人(今属赤壁人),师范毕业。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到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6年,汪与徐敬之等人一起秘密筹办、发展农协会员,第二年召开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成立了枫桥团农民协会,汪任农协会组织委员。并组织了以300多名农会会员为骨干的农民军,开展抗租抗债和镇压反革命活动。汪带领群众捕捉反动团总,处决了几个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1927年,汪将所带领的农民编入鄂南农民革命军第一路军,参加鄂南秋收暴动。暴动失败,与徐敬之转移到沔阳。

1929年,汪同徐敬之等20人回到蒲圻,先后建立了羊楼洞、望夫山、柳家山、随阳、木兰等党支部和伴旗山党小组。5月,中共蒲圻县委在茶庵岭金峰成立,汪被选为县委委员。

1930年,汪领导鄂南赤色游击队,开展大规模的练兵运动。5月下旬,汪奇袭了益阳桥高桥沈家保安队,歼敌百余人,缴枪60余支,生俘敌队长邱以金。6月底,又以办酒席“请客”为由,一日之内,杀了9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随后,汪又发动了哮咆岭之战,打垮了长期盘踞在白驹、熊家岭和八斗角一带的张华山、李莼川的土匪武装,缴枪40余支。年底,汪又发动了龙坑之战,缴枪70余支。在多次战斗中,汪所部鄂南赤色游击队发展到3000多人,正式改编为“鄂南特委红军独立师”。

1931年1月,汪率部去江西万载整编,部队编为“鄂南工农红军第二师”,汪任师长。以后,这支部队投入了反“围剿”的战斗。第一次反“围剿”时,汪奉命开赴通山,与红三师联合攻打高桥,击溃了敌人,取得胜利。第二次反“围剿”时,汪率部转战通山,在大畈誓师,与国民党政府军19师、33师进行了多次血战。第三次反“围剿”后,汪率部返回蒲圻,又发动了洪山寺战斗,彻底打垮了洪山寺铲共团总宋省三的部队,击毙了宋省三。

1931年8月,汪率部到金紫山进行休息整训,被当作“改组派”错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