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1932— )作家,文艺评论家。原名骆伟勋。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9年11月至1951年3月在襄阳地委文工团工作,并在中原大学文学院戏剧系学习9个月。后在湖北军区军政干校、解放军第四十三速中、武汉军区文化学校担任文化教员。曾任武汉军区文化部文艺干事、科长等职。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蜜院静静》、《凌波踏浪葫芦兵》,报告文学《红著地头》,歌剧剧本《土改靠谁》、《夺红旗》,话剧剧本《红军新征》(与人合作,获武汉军区红旗奖、创作演出一等奖)和文艺评论文章数十篇。
研究员女,湖南郴州临武人。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人大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研究人员。
主要研究领域:
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
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开设的主要课程:
硕士生:
语义学 社会语言学专题研究
应用语言学专题研究 语言学研究方法
本科生:
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 汉语语义学
承担和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研究
关于权势话语的调查和研究
汉语词类问题考察
主要著作:
1.《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
2.《现代交际的技巧和语言艺术》(合著)
主要论文:
1.《论索绪尔的语言系统观》
2.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建构》
3《索绪尔的语义观与结构语义学研究模式》
4《湖南临武双言现象分析——兼论方言兼用的发展走向》
5《临武街头话助词“喋”和“嘎”》
6.《兼语动词的范围》
7.《“动+工具宾语”与动词的类》
8.《论权势话语与语言规范》
9.《从受话反应看口语表达中的权势差异》
10.《论危难时期新闻宣传的话语模式》
11.《角色·交际·语言》
12.《礼貌语言的表述与回应》
13.《礼貌语言与信息传递》
14.《礼貌程度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