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特遣队简介全国首部反映东纵题材的彩色电影故事片《东江特遣队》27日在惠州大剧院举行首映式。
《东江特遣队》是全国第一部反映东纵题材的彩色电影故事片,也是首部以“四东”文化为题材的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和香港沦陷后,中共中央南方局电令八路军香港办事处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全力营救香港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的历史事件。该片全部取景惠州,除主要演员外,2000多名群众演员全部由惠州演员和群众担任。
《东江特遣队》片中有很多战斗场面,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男主角刘子良是一个典型的战斗英雄,直至最后战死沙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周建平认为,该片虽然投资只有300万元,不算“大片”但却拍出了“大片”的味道,如果投资再大一些,场面会更大气。
惠州拥有“四东文化”,影片《东江特遣队》的拍摄为“四东文化”的发掘形式进行了创新,“四东文化”开始尝试用通过电影这种形式来表现。惠城区区长李韶春说:“苏东坡寓惠三年留下了许多故事,他的侍妾王朝云也葬在惠州,将来可以考虑拍成电影。”
著名演员李强饰演东江抗日游击队猛虎队的队长,后担任特遣队队长、《东江特遣队》中的刘队长;著名演员马苏饰演马来西亚华侨、《东江特遣队》的战地医生林亚珍的年轻时代;著名电影演员谢芳、香港演员罗家英、内地实力派演员赵纯阳、黄琦等十余人也在此片中扮演主要角色。
演员阵容《东江特遣队》参加演出的群众演员达3000多人,其中5名在2005年首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大赛惠州赛区中脱颖而出的小选手,将在剧中担任戏份很多的“报童”、“流浪儿”等角色。
编剧、策划《沂蒙小调》的黄琦先生又创新作,独立制片,改编出了《东江特遣队》,亲自担任导演主抓影片的拍摄,并且饰演了主要角色,是影片的最大功臣。
剧情介绍1941年冬日本对英、美、法宣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日本飞机轰炸马来西亚的时候,华侨林亚珍一家十一口,都被炸死,只有她和大哥林亚龙活了下来。妈妈临终前嘱咐林亚珍与大哥林亚龙回广东老家东江边的惠阳。他们参加了归国华侨抗日组织,华侨服务社团。国仇家恨,让他们在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东江抗日游击队。并跟随一支东江特遣队。来到香港,执行南方局下达的秘密任务。2005年,在全世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之既,广东东江电视台《往事》栏目,从马来西亚请来了当年去香港执行秘密营救文化人士的特殊任务,特遣队仅存的女战士八十多岁的林亚珍。故事随着栏目主持人的询问,林亚珍逐渐打开了珍藏在内心深处,悲壮又深痛的记忆。
1942年春,林亚珍跟随哥哥林亚龙被编如了刘子良的特遣队,他们一行人即刻潜入被日本人占领的香港。林亚珍是个本性善良的护士。但在与刘子良的接触过程中,她觉得刘子良是个被战争机器磨砺,变得冷酷无情的人。在行动中,林亚珍和刘子良偶然碰到了被汉奸雷老虎手下肥刁欺负的一群被遗弃的战争孤儿。林亚珍虽然几次向刘子良透去乞求的目光,但刘子良没有表情的脸,让林亚珍不顾特遣队的纪律,私自把家传四代的手镯卖掉,上前救助孤儿。如此同时,刘子良暗中救出孤儿。这让林亚珍对刘子良的看法有了改变。在后来与刘子良的接触过程中,林亚珍发现刘子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关爱着特遣队的每个战友,他不会对身边的受难者扭过脸去。后来林亚珍才知道,刘子良跟她一样,全家也被日本人杀害了。在特遣队的行动中,林亚珍的哥哥林亚龙为了烧毁鬼子的粮库,壮烈牺牲,在牺牲前林亚龙把阿珍托付给刘子良。刘子良带着身心的伤痛,回到接头处。当他面对林亚珍的时候,在战争中,这两颗内心埋藏着深切爱情种子的战士,把对爱情的渴望,压在心底。短短的接触,深深的情谊,本来可以开花结果,但马上又要在战火中生离死别。离别前,刘子良把林亚珍当时为了救助战争孤儿而卖掉的手镯,交还给林亚珍。这种深切的感情表白,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显露出来,又把跟随自己多年的心爱怀表留给了阿珍。林亚珍抱着从战火中救出来的孤儿,六岁的阿梅,目送刘子良和战友们去执行最后的任务。这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他们之间而唯一的纪念,是刘子良送林亚珍的一块怀表,那是在战争的烈火中,唯一的纪念。在最后的行动中,刘子良和其他战友,英勇战斗,死死拖住鬼子大队人马,顺利让其他特遣队,完成了掩护文化名人秘密转移任务。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鬼子在刘子良牺牲后,发现刘子良的后背上,刺着四个大字,誓死抗日。这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一个抗日斗士最有力的誓言。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林亚珍做为猛特遣队唯一的幸存者,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讲述了东江儿女,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讲述了抗战烽火中,东江儿女的英雄事迹。在《往事》栏目中,经过电视台的排,林亚珍和失散了60年,当年特遣队救下的六岁女孩,现在已经60多岁的阿梅,两个经历了战争的女人,相拥在一起,在长久的哭泣中,观众们被故事深深的打动。在英雄纪念碑前,老战士林亚珍把内心的话说出来,等她死后,她要把骨灰撒进东江,让自己追寻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他想刘队长和战友们一定会来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