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与和氏璧同称稀世之宝之一。
也写作“随珠”,或称“灵蛇珠”,“明月珠”。
《墨子》云:“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此诸侯之良宝也。”。又《淮南子》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慑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故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
隋珠为何物?历代学者众说粉纭,古人多以为是珍珠之类,宋代成书的《太平御览》曾引用《墨子·佚文》:“隋之明月,出于蚌蜃”,《汉书·邹阳传》也云:“明月之珠,出于东海,藏于蚌中,蚨蜃伏之”;近代学者也有认为是莹石(夜光石)的。但今人郝用威夫妇分析史载隋珠“夜光之珠,有似明月”之特征,觉得难以沿袭旧说,决定探解其源。他们先到断蛇丘实地勘探,发现《水经注》所载与实际不符,断蛇丘与现今的渣水相距甚远,因地壳升降等自然运动而发生河道变迁,在这带找不到隋珠的踪迹。而且湖北隋地(今随县)水流湍急,时有山洪暴发,水浊而温度低,不宜于珍珠的生长,更不宜于长成盈寸之大的隋珠。受渣水故道变迁的启发,他们夫妇再深入大洪山麓实地考察,结果在钟祥市九花寨的山中惊奇地发现了大量的金伯利岩!他们为此而高声欢呼。金伯利岩因首见于南非的金伯利地区而得名,它是一种基质不含长石的偏碱性超基性岩,是原生金刚石矿的主要母岩。根据传说(晋《搜神记》载):“珠盈经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他又推测,隋珠有可能是一颗具曲面晶形的宝石级金刚石。金刚石之说源于佛教梵语“金刚”,古代主要产于印度,郭璞《山海经注》云:“今徼出金刚石,石属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金刚石现代多称为钻石,主要产于非洲。章鸿钊先生说“中国昔未闻产金刚”,大洪山金刚石的发现无疑是出现奇迹。1978年11月,上级部署寻找金刚石,郝用威带领地质队员们走进大洪山麓,很快就在布满金伯利岩的花山群中发现了第一颗金刚石,尔后在近百平方分里的面积里发现金刚石出土点20余处,共捡到金刚石40余颗,总重81.58毫克。但是对于随珠是否就是金刚石,异议者不少。主要由于迄今为止发现的金刚石都极其微小,且未见原生矿体,因此很难相信会偶然得到如此大的金刚石。所以另一些人推论可能是水晶珠、蛋白石、甚至是人工的玻璃珠(古代人们尚未充分掌握玻璃的制造技术,所以玻璃制品也会被视为珍品)等等。尚需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