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堆锦,原名“堆花”,是一种以丝绸为面料的工艺画及其制作工艺的统称,原意是指堆起来的花。事实上这种工艺不仅可以堆制花卉,还擅长堆制人物、动物、景物......。是盛行于山西省长治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为了准确地表达这种工艺的特点和产地概念,1964年由原山西省手工业管理局工艺美术处将其正式定名为“长治堆锦”,简称“堆锦”。
历史堆锦最早起源于唐朝,那时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曾经以临淄王的身份兼任潞州的地方长官。这位喜好艺术的翩然皇子把宫廷里精美的堆绢工艺带人民间:以各色丝绸锦缎为原料,拼贴成人物花鸟、奇珍异兽。绫罗绸缎已然花团锦簇,再用它们作画,那是何等光泽。堆锦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因其精湛的工艺和浮雕般的效果被人们称为“立体国画”,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经1300多年的历史,这一手工技艺日期臻完善。1915年李模父子的一套春夏秋冬堆锦四条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蜚声海内外。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变化莫测的文理,优美而又不失质朴的情趣,形成了堆锦艺术独特的视觉效果。它用丝绸锦缎特殊布料重新诠释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化平凡为神奇,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享有“立体国画”之美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