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庄铺镇面积:187.3平方千米人口:66622人代码:421022110
全镇辖6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章庄铺、韦厂、东岳庙、石子滩、郑公渡、汪家汊、严家咀、荆红、同心、双星、新港、高潮、荣农、肖家咀(后改名为三合,2007年改名为铜桥)、三星、玉虚阁、五首旗、联兴、紫金、欣荣、红桥、澄壁、白云、太平、白鹤、石门咀、凤凰、松林、毛家坪。镇政府驻章庄铺。
1975年成立章庄公社,1983年置郑公区章庄乡,1987年建章庄铺镇。1958年建郑公公社,1987年建郑公渡镇。2007年,郑公渡镇并入章庄铺镇。
章庄铺镇地处公安县南大门,与湖南澧县接壤,207国道贯穿全境,全镇版土面积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7万亩。全镇总户数13500户,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万人,设37个行政村,346个村民小组,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粮食产量居全县第一位;茶叶以其规模和档次被荆州市评为茶叶生产第一镇;桔橙以其色泽光泽、味道纯正,多次在省市里品评比中获奖;公安县郑公铜套厂生产的汽车衬套以其产品全、标准高被评为全国同类产品的“排头兵”。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集镇的迅速发展,章庄铺镇于1996年被省体改委(鄂体改[1996]160号)确定为全省
小城镇综合改革方式点乡镇;1997年被国家体改委(体改农[1997]207号)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2001年被省体改委确定为湖北省第二轮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9年,镇党委、政府投资64万元,在207国道旁新建了脉气湾农贸市场,并组建了庄发农贸公司,以分管流通工作的班子成员任公司经理,主要负责销售本镇各类农副产品。每年,镇委、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到毗邻的湖南各镇以及与之交界的本省松滋县各乡镇进行考察,了解市场行情,指导群众调整结构,帮助群众销售农副产品。该镇紫金茶叶公司分别在公安、荆州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去年,22500公斤茶叶销售一空。去年全镇3000多亩、6424吨西瓜,主要销往长沙和广州等地,使群众偿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
为了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全镇培育了各类销售队伍。选能人当会长,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和引入激励机制,培养了各类农产品营销人员300余人,从事农产品运输车100余台,通过登记造册,形成了上下左右互相联系的网络,有效把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通过营销大户的竞争,全镇粮食、油料、水果、茶叶、瓜菜等农产品十分俏销,价格往往比内地乡镇高出很多。
为了给客商造就宽松环境,镇委、镇政府千方百计开辟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规定对外地来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客商和运输车辆实行“三不”政策,即不设卡,不检查,不收费,违者严肃查处,使各路客商引得进、留得住。通过对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已有20多个省、市和地区的100多名客商与该镇建立了购销关系,使农产品销售基本上做到了流通活、渠道畅。全镇6127吨水果和19820吨蔬菜,销往外地。
发展订单农业,积极组织生产与流通对接。今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协调组织下,粮管所与35个村签订了1万亩的舟优903早稻合同和4000亩早糯谷、5000亩中糯谷产销合同,棉花部门与部分村签订棉花订单5000亩,争取全年的订单农田面积达到3.5-4万亩,比例超过30%,订单农业的发展,深受农民欢迎,通过以销定产,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去年全镇粮食总产4896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768.3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844万元。
按全国、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该镇统一修编,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目前街道路面硬化率100%,修通了下水道、人行道,绿化了街道。该镇是人流、物流、货流最大的乡镇,为把该镇建设成边贸乡镇,1998年经省规划设计院规划修编,党委、政府班子经过集体反复讨论研究,采取“政府牵头、社会出资、城建督办、统一规划、按图施工、招标承包,不增加群众负担、不增加政府债务”的办法,新建了一个全县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综合性集贸市场,并于去年底正式投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