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尔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是目前为止获得该奖的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

---------------------------------------------------------------------------------------------------------------------------------------------------------

中国科学家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

2005年06月14日

据新华社合肥6月13日电(记者代群)欧洲物理学会近日致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授予他2005年度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纯化以及多光子纠缠等量子信息实验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颁奖仪式将于6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举行。

潘建伟教授1970年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潘建伟多年从事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贡献有:首次实现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互换,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纠缠,量子纠缠纯化。其中五光子纠缠实验完全在国内完成,并于去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从1998年以来,潘建伟的上述主要工作已经被学术同行引用1700余次。

近几年来,国际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但是如何解决量子通信距离短的问题仍然是当今国际上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潘建伟及其同事下一步的计划之一就是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寻求突破,并且已经取得了卓越成绩。

今年4月20日,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潘建伟领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验小组关于13公里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为实现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奠定了实验基础。英国《新科学家》以“长城—开启全球化量子通信之密匙”为题报道了这一工作以及他们未来的研究计划。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