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嫌名

拼音:xían míng

详细解释

与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

《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郑玄注:“嫌名,谓音声相近,若禹与雨,丘与区也。”古礼臣子避君父名讳时,不讳声音相近的字。后世讳法加严,讳同字亦讳嫌名。如 汉宣帝 名 询 ,改 荀卿 为 孙卿 ;隋文帝以父名 忠 ,凡官名有中字者,悉改为内; 唐李贺父名 晋肃 ,当时士大夫认为晋、进音同, 李贺 不该举进士。

嫌名从三国以后,人们不但要避讳与君主、尊长名字相同的字面,而且还要避讳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叫讳“嫌名”。隋文帝的父亲名忠,所以连与忠同音的“中”也要避讳,把“中”改为“内”。官名“中书”改为“内史”,就是讳嫌名的例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