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嘉兴藏》,汉文大藏经,又名《径山藏》、《方册藏》,是中华大藏经诸种版本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是自明末至清初由中国几代僧人历经200年刊刻完成的大藏经。由于刊刻时间长久,而且是边刊刻边流通,当年的《嘉兴藏》没有留下一套完整的目录或全书。

民族出版社和北京慈航经典《嘉兴藏》编辑顾问中心组织专家学者经过七年整理出《嘉兴藏》的全部收书目录。经过十数年的发掘整理,于2008年完成重辑与影印工作。这是《嘉兴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足本全书的形式面世,被列为国家古籍整理“十五”重大项目。

《嘉兴藏》原为明末清初刻选的私版藏经。发起于明嘉靖末隆庆初。到万历七年基本确定。万历十七年在山西五台山开雕,一年内共刻500多卷。因该地气个性寒冷,二十年迁到浙江余杭县的径山继续刊刻。后又分散在嘉兴、吴江、金坛等地募刻,到清康熙十五年(1676)完工;由嘉兴楞严寺集中经版刷印流通。全藏分正藏、续藏和又续藏三个部分。正藏210函,完全按《永乐北藏》的编次复刻,千字文编次天字至史字,末附《永乐南藏》特有的5种,153卷。续藏95函,收入藏外典籍248种,约3800卷。又续藏47函,续收藏外典籍318种,约1800卷。康熙十六年以后,抽去续藏5函、又续藏4函,收入内容也略有变动。计正藏210函,续藏90函,又续藏43函,2090部,12600余卷。该藏除了改变历来佛经沿用的摺装式装帧为轻便的线装书册式外,主要是在续藏和又续藏中收集了大量的藏外著述,内容包括疏释、忏仪、语录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