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双桂堂
双桂堂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万竹山,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双桂堂他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它的创始人是清朝名僧破山禅师,该寺因破山法师在寺内植双株桂树而得名“双桂堂”。双桂堂法系为禅宗,破山乃承宁波天童寺密云禅师之法,号为“临济正宗第三十六代祖师”。与石柱县银杏堂是 “ 姊妹建筑 ”。
破山禅师俗姓蹇,字懒愚,四川大竹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自幼读书勤奋,聪明过人,懂书画,善琴棋。19岁出家,遍游名山,转览佛教经典。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住湖北黄梅县破头山,参禅三年,深有所悟。后常年在天童寺跟随密云禅师学法。
民间传说双桂堂这两棵桂树是月宫中的嫦娥亲手培养,嫦娥借观音的净瓶水为之浇灌,遣神燕去天河衔来肥泥为之壅土,用王母娘娘的云剪为之修整,在嫦娥的精心护理下,这两株桂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一个中秋之夜,嫦娥将它们送往人间。这两棵桂树带着满枝的清香落在宁波天童寺院内。密云法师将这两棵桂树交给弟子破山,让他带回蜀中,兴建佛寺,传播佛法,并称桂树生根之处就是你安身之地。
破山禅师尊师命,身背桂树,跋涉了几个月,进入蜀中。一日,他落脚在万竹山。半夜里,山间霞光四射,钟鼓齐鸣,四周的村民闻声而至,只见破山和尚正在打坐参禅,他所背两株桂树已落地生根,清香四溢。从此,破山和尚就在双桂落地之处建立禅院,并取名“双桂堂”。桂树至今尚存,枝繁叶茂,浓绿如云。每年金秋时节,桂花满枝,香飘数里,人们争相观赏。
破山禅师熟谙诗文,精于书画,著有《双桂草》、《破山语灵》等传世,所留墨迹也为后人所珍藏。他的诗,以幽默、诙谐见长。如他的《自赞诗》写道:“这个川老蜀,浑无奇特处。问禅禅不知,问教教非熟。懒散三十年,人天忽推出。握条短杖藜,打佛兼打祖。”他的弟子很多,遍及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的还去东南亚弘法。因此,双桂堂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双桂堂创建以后,得到清朝历代皇帝的支持,连续不断地修建了二百多年,从1653-1926年,双桂堂历经破山、竹禅等七代祖师累世修建七殿、八堂、八院,占地面积120亩(该寺最后一次修整是1980年)。民国时期,双桂堂以它宏传的规模、庄严的殿堂、丰富的藏经、独特的雕塑被列为“蜀中丛林之首”。
1983年,国务院确定双桂堂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全寺占地面积约七万多平方米。1986年时,有正式僧人27名。寺内恢复了丛林制度并成立了双桂堂寺院管理委员会,释妙谈法师任主任。
双桂堂寺院坐东朝西,殿堂为木石结构,有大山门、弥勒殿 、大雄宝殿、戒堂、破山塔、大悲殿、藏经楼等七重建筑,近年来全部修复一新,并新建了五百罗汉堂重现巍峨雄姿。两侧有厢房、僧舍三百余间,长廊相连,有天井、海观42口,玲珑古雅,周围有白莲池、后缘池、花园等景观点缀,使整个寺院环境清幽,好似人间仙境。大雄宝殿是双桂堂最宏伟的建筑,为三层宫殿式建筑,底楼有石雕狮、象,中层高悬名人题刻,三楼有龙凤浮雕,屋脊正中是雕花宝顶,连脊通高16米,直插云霄。大殿扩建于光绪年间,历五年建成。支撑大展的52根石柱,柱长三丈,直径三尺,每根重达二万余斤,全凭人力从百里之外运来,可见其艰难。
双桂堂历经沧桑,仍保存文物237件,其中有名人字画61件,佛像110尊,其他佛教文物66件,其中最著名者为铜佛、竹禅画、玉佛,皆被定为国家二、三级文物。“文化大革命”中,当地宗教工作干部和寺院僧人用木板将佛像、文物加封,外贴毛主席语录,巧妙保护了寺内佛像、文物。现寺内制作了文物柜,陈列和保护文物。寺内的珍贵文物还有:清雍正皇帝御赐的《藏经》一部,天聋、地哑、铜锣、铜鼓四种,各类石刻、碑记七二多块。另有11世纪用梵文写的《贝叶经》106页,其它佛经七千多册。
1990年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双桂堂举行了玉佛开光典礼。这尊玉佛为缅甸白玉雕琢而成,重1.3吨,高1.6米,精美庄严。释妙谈法师主持了列光仪式,数千名信徒参加了玉佛开光法会。寺内另有僧舍利塔四座,金带一领,舍利子一颗,系竹禅和尚从五台山请得,被视为镇寺之宝。
双桂堂在僧人的精心管理和维修下,殿堂雄伟,佛像庄严,环境整洁。人称:寺外清溪环绕,四季鹤鸟飞鸣,八月桂花飘香,游人络绎不绝。
双桂堂现任方丈大块和尚,77岁,重庆奉节县人,1930年出家为僧,师从演熙法师,毕业于中国汉藏教理院,兼任重庆市梁平县八届政协常委,梁平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万州区政协委员。现任寺管会副主任为身振法师,重庆市垫江人,1989年出家,1997年在中国佛学院研究生毕业,同年当选为重庆市佛协副秘书长,1998年当选为梁平县政协委员。
双桂堂在佛教界的历史作用
双桂堂初创之时,正是反清复明高潮之际,盘踞在川东、陕南和鄂西的"蔓东十三家"利用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采取松散型联合,流动作战的战术,打着明朝 的旗号,共同抗击清兵,镇守着大西南的门户。"贫东 十三家"据险自守,长期与清廷对峙,成为清朝扫平西南诸省和一统天下的障碍。 破山奔走于反清复明阵营之间,以一个佛门中有地位、社会上有影响的高僧的身份,鼓励抗清将领们坚持斗争,复兴明朝。抗清将领们也成为破山创建双挂堂的资助者和保护伞,使双挂堂得以迅速竣工,佛事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最终打破这一僵持局面,消灭反清武装势力,为清朝完成统一大业的是顺治十四年(165)出任川陕三边总督的清朝重臣李国英。而李国英在完成这项重大任务的前前后后,均注重建立和发展与双挂堂破山的关系。
李国英通过书信或委派专人到双桂堂,对破山表示崇敬和景仰,并说自己对佛教如何的信仰,对佛门如何的亲近,希望有朝一日大师能发慈悲,来教育自己。李国英不愧为清朝政府~位有胆识有谋略有德行的封疆大吏,他很快得到了破山的好感,使之成为盟友。但是,破山的这种变化,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现实的需要。
反清复明运动已持续二十年,战火的侵扰使巴山蜀水成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世界。出没于川东地区的"黎东十三家"和出没于滇黔地区的永历政权的其他武装势力,虽然均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但实际上不过是占山为王,纪律松散,各自为阵,胸无大志的散兵游勇,在清朝大兵压境之际扼险自保,也只是作垂死的挣扎罢了,况且他们中间,烧杀成性的有之,为利忘义的有之,腐化堕落的有之,投降变节的也有之!他们自身的腐败和内部的倾轧足以使其人O和斗志丧失殆尽,由这些人来担当反清复明的民族大任,其成功的把握是可想而知的。即使侥幸获得成功,除了祸国殃民,他们还会有什么能耐?从弘光政权、隆武政权到鲁王政权,一个个短命的南明王朝其腐朽早已大白于天下,路人皆知。而永历政权虽以广阔的西南为根据地,坚持时间最久,生命力最强,但其中激烈的党争,不断的内认亦昭然若揭。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气象预示着它的寿终正寝之日也行将不远了。进出双挂堂的游僧信徒们频繁来往于西南各地,种种信息的综合,使破山越来越感到反清复明不过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相反,持续的战乱则只能增加人民的痛苦和社会的灾难。
久乱思治,祈求和平成为破山晚年的强烈愿望。由此,他逐渐由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个积极的民生主义者,他以关怀、慈爱、保护人民为己任,在给李国英的诗中有"重开巴国苏民困,再造黎门启世贤"、"人寿同天寿,民安即国安"的诗句,就是表明态度,希望他治理好这片土地,安民苏困,不要再当杀手。清朝多年末能解决的西南归属问题在李国英手里终于划上了句号,而李国英所施行的也正是他所谓的"仁政"。
安居双桂堂的破山,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顶礼膜拜。破山总是给他们讲解佛法,叙说因果报应,"以不杀为至德"。所以,从朝廷重臣到总督巡抚按、县官吏,前往B双桂堂者不计其数。其中,明朝叛将吴三桂引清兵入 关后,被封为平西王,驻节陕西汉中,为了建立与破山 的关系,又害怕遭到大师的拒绝,便以夫人的名义派遣专人千里迢迢来到双桂堂,赠送了最高档最豪华的整 套佛门用品。这显然是吴三枝为平定西南拉拢破山所 作的政治铺垫。以后,吴三桂到了云南,想不到他的夫 人--名扬天下的苏州名妓陈圆圆突然以削发出家作 为自己的最终归宿,改名为寂静,字玉庵。一代名妓陈 圆圆着破红尘,大概与双桂堂中的破山不无联系吧!
双桂堂虽是僻远之地的一座禅院,但在明清之际却有其不容忽视的历史作用。特别是当重庆已变为清 朝李国英的总督府后,长寿、垫江等县也尽人清朝的版 图,而以梁平为界,川东三峡地区则是抗清武装的势力 范围。双挂堂成了双边频繁往来的据点,破山成了联系双边关系的纽带,对尽快结束战乱,推动历史发展的 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门票:10元
常州丁氏双桂堂
丁姓双映双桂芳
丁姓是常州第22位大姓,目前常州有丁姓人口2.3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17%。当代全国有丁姓人口504万,占总人口的0.42%,排列第42位。当代丁姓遍及全国,尤以江苏、浙江、福建等省最有影响。
丁姓主源有三:一源于古丁国,《郡国志》载:“商时丁侯叛,武丁讨之。”古丁国被周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二战国时齐太公吕望之三子封为丁公,其子孙以丁为姓。三外族、外姓改丁姓,如三国时孙权因孙匡犯军法,令其族改丁姓;明代以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本无姓,译音中多丁字,其子孙汉化为丁姓。
丁姓是常州历史上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早在三国时就有丁姓居住。据常州现存的最早的宗谱之一《毗陵丁氏宗谱》(双桂堂藏版)记载,该族一世祖丁矩,字元度,唐代昭宗朝(889—904)官司农,由济阳(今属山东)始迁常州,据顾光照撰《重修丁氏宗谱序》中说,“唐代元度公游学江南,羡本邑风俗淳良,遂卜居于依仁东乡长巷里,世代居焉。迄今已四十余世,自唐及宋、元、明,代有闻人。其间若宗臣、宝臣,若骘者,其政绩行谊,先后为庐陵(欧阳修)、眉山(苏轼)诸名公所交荐,载在府县志明征焉。”经查,丁矩生于唐大中十三年(859),50岁后弃官游学江南,因喜常州风俗淳良,遂卜居于依仁东乡修善寺长巷里,即今新北区小新桥镇马鞍村长巷。修善寺为常州古寺之一,建于隋代,今遗址尚存。丁矩卒于天成二年(927),寿69岁,开山葬于丁墅桥南侧(今属小新桥镇史墅村)。常州历史上丁姓名人几乎都出自该族。该族丁氏堂名“双桂”,源于丁矩第七世孙丁宗臣、丁宝臣在宋景?六年(1034)同榜高中进士。丁氏兄弟居于郡城“来贤坊”,郡守宋蟾因两兄弟同登甲科,取“蟾宫折桂”之意,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即今城区双桂坊地名之由来。丁氏兄弟与同朝为官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臣交谊很深,因此丁宝臣(终官尚书)在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去世后,由欧阳修为他撰写了墓表、祭文,由王安石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常州籍人士由欧阳修、王安石撰写墓表、祭文的,恐再无他人。欧阳修、苏东坡与丁氏多有诗文酬答,而丁宗臣之子丁骘(官太常博士)之女,嫁给苏轼侄孙苏彭,丁骘有《得甥酬苏东坡》诗。此族丁氏后人中考上进士、举人有上百名之多。其中有许多人入仕为官卓有政绩,或在文学、金石书画上享誉后世。较著名者有丁宗旦、丁瀣、丁、丁元宾、丁彬、丁祉、丁逢、丁容、丁辛等。
由于“双桂堂丁氏”自唐代即居常州,“历今已久,其瓜瓞繁衍,秀者业诗书,簪缨累世;朴者安耕凿,忠厚传家。居城居乡,皆可胜纪”。一世祖丁矩生三子,长子丁榕、三子丁颐迁居他地,后派未详。次子丁生二子,长子逢时居常州,次子逢吉居开封。至第十二世后,丁氏子孙别为长巷、常郡、董村、寺西、史墅、鲍庄六派。1000多年来,后世子孙中不少人因官、因商、或谋生、或战乱外迁他乡,后裔无考。而居于常州城乡者,十分重视纂修谱牒,千余年来从未间断,因此得以寻查丁氏后人世系演变及迁居概貌。现列此族丁姓后人自唐至清末迁居地名如下,以便丁氏后裔寻根或有所据。其中居于常州城内(郡城支)的双桂坊支族人,在宋元鼎革之际,因常州抗元作战惨烈,城破后大部分人被元兵所屠,仅有少量丁姓子孙避祸于乡间,后定居于东门观子巷。后世中有迁居娑罗巷、西直街、西瀛里、太平桥、雪葭巷、丁家园、北直街等地。《毗陵丁氏宗谱》32卷丁良鼎主修双桂堂木活本居于乡间丁氏祖地长巷里支,人丁兴旺,后世分迁为:东长巷支、兴巷支、沙河支、西庄村支、元宰村支、西小湖支(江阴境)、汤家桥支、西唐家村支、蒲墩支、万绥渡船头支、罗巷里支、於家塘支、丁墅桥支、三头桥董家村支、蛮塘村支、夏家塘支、王下村支、筱家塘支、北丁家村支、野田村支、吴家村支、射兰湾支、丁家庄支、丁家湾支、朱河湾支、吴松村支、四堡村支、花家桥支(江阴境)、三庄巷支、大顾村支、北新桥支、王家巷支、毛河沿支、刘家巷支、西杏村支、洪地支、老古桥支、杜家村支、叶家桥支、横山殳家桥支、寨桥大墙门支、陈墅园支、鸣凰北洋桥支、沙河头李家村支等。丁氏董村派始祖为丁矩第十六世孙寿阳公,号太初,世居长巷。《寿阳公传》载:“尝应茂才举至京师,见事不可为,遂弗仕归乡”。南宋德年间(1275—1277),元兵将攻常州,有族人提议入城避难,而寿阳曰:“小乱入城廓,大乱入山林,此何时也而避于城耶,遂举家奔走天涯,潜匿于三山丛泽间。迨兵息因桑梓墟,遂卜居于芳茂山之南麓曰董村者,是为董村之祖。”其地即今武进新安董村。《毗陵丁氏宗谱》首页及序丁寿阳生于宋淳五年(1245),卒于元仁宗延五年(1318),享年74岁,生三子,后世主要分迁地为:萧田支、城东凤观里支、省庄支、溪北官渎河支、新河支、连江桥支、西荒田支、谈墅支、曹沟桥支、东姚支、西姚支、西丁支、八房村支、水墩上支(江阴境)、蔡经镇支(江阴境)、姚泾岸支、沈家湾支、夏溪支、峭歧镇支(江阴境)、孔家浜支等。鲍庄派始祖为第十八世孙丁衮率五子江、淮、河、汉、海在元初同迁鲍庄,其地在今武进郑陆镇与江阴璜士镇交界处,今名鲍庄村、后鲍庄村、丁家头村。今郑陆、青龙、三河口等地丁姓大部分系此族丁氏之后。史墅派始迁祖丁盈(丁衮胞弟),携二子丁泗、丁达迁居史墅(今新北区新桥镇史墅村)。后世分支有:史墅镇支、石柱头支、家塘支、大丁家村支、黄泥湾支、叶家塘支、孟河西丁家塘支、棒杵村支、安家舍支、潘墅野田村支、叶家码头陈巷支、牛桥头支、葛巷丁家塘支、东顾村支、青墩毛家塘支等。
常州“双桂堂丁氏”后世中有三支在宋元两朝迁居无锡,后世衍为无锡丁姓大族,现存的无锡丁姓宗谱,其堂名大多为“双桂”。据《锡山双桂堂丁氏宗谱》载,清末民初大学者丁福保(无锡人)即出自该族。
此外,另有多支迁入常州的丁姓。据《武进丁氏宗谱》(儒林堂藏版)记载,该族一世祖丁文震,原居乌程(湖州)裘庄,于明洪武初迁居武进丰南乡后?,即今崔桥前丰村后圻头村,今居于崔桥、横林、丁堰一带丁姓大部为该族后裔。有一支名为“荆溪衍庆堂丁氏”,先世居宜兴荆溪大树头,后世有族人在明天启年间迁居常州荆溪村、乌衣浜、陶沙巷等地。
常州丁姓的先世家训中,非常重视勤俭两字,家训中有“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这一条。《毗陵丁氏宗谱》卷四《丁元彬传》云:“初甚艰于赀,槛宇不蔽风日,公长于心计,以勤俭渐致充裕。”其子丁士嵘同样能以勤俭朴实为本,在他的操持下,“家日益饶,几及素封”。历史上丁氏家族在常州是一个富裕的家族,这与丁氏先世勤俭祖训是有关系的。
历史上常州丁姓,名人不断:宋代丁宝臣(1010—1067),与兄宗臣同登进士,俱有文名,担任过多处地方官,累官秘阁校理,在任除弊兴利,极有贤誉,宋帝“英宗每论人物,必称之”。与欧阳修交往甚密,结为挚友;丁骘,字公点,宗臣之予,嘉进士,权奸李定欲宠为其属,以疾力辞。后苏轼、曾巩、孔文仲等大臣相交推荐,司马光为相时,赞曰“真自重士”,官太常博士、处州知府、右正言等,对经学甚有研究,尤长于《易》、《春秋》,为文自成一家。丁逢,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时金主遣其婿乌林答天赐来贺宋帝寿辰,悖贵骄横,藐视宋室,丁逢上书“乞借尚方剑,亲自斩之,孝宗嘉其才气可尚”。授国子监书库官,累迁知安丰、盱眙二军,皆有政绩,改授川秦茶马司,凡供账公费悉屏去,人服其廉。丁履恒(1770—1832),道光时官肥城知县,研经世之略,与农桑、水利、钱法、盐政、兵制皆有论说。工词曲,诗文亦名盛于时,与同里李兆洛、陆继恪、张琦等同名于世。著述有《毛诗名物志》等数十种。丁嘉葆(1820—1848),道光进士,奉道光帝诏见,命在上书房授咸丰读书。后任日讲起居官、侍读学士。他好学,尤嗜金石文字,诗承家学,著有《澄园日记》等多种。丁甘仁(1865—1926),孟河人,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之一。孟河丁氏世代业医,初从胞兄松溪习医,后与兄并投名家马文植为师,擅长内、外、喉三科。在上海行医,时值喉痧流行,他日夜诊治,先者治愈喉痧一症者达一万余人。医名大振。他热心中医事业,民国初年与友人创办中医专门学校、南北中医院等,桃李满天下,并捐资兴办义学、养老院等社会事业,孙中山赠其“博施众济”金字匾额。曾任江苏中医学会副会长,著有《丁甘仁医案》等数十种专著。
常州现代丁姓人士,多科技界、医药界、文史界英才:丁文进,城区人,国家档案局司长,研究员,曾长期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现任中国档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丁光迪,出生于武进中医世家,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丁皓江,浙江大学固体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已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项,为著名固体力学家。
与丁姓有关的遗迹和地名有:双桂坊因宋代丁氏兄弟同登进士而名,至今已延用930年之久;卜弋桥,桥和镇名,原名千里墩,元代建卜弋望仙桥,简称卜弋桥,桥名相传因汉代高人丁会威在此驱赶异鸟,为民除害而名;城区有丁家园,南接局前街,原为丁姓花园,后为巷名。城郊有丁家桥、丁庄村、丁堰镇,前黄有丁舍,西夏墅有丁村,洛阳镇有丁巷,小新桥有丁墅,湟里有丁家,潘家有丁书桥,青龙有丁莫村,圩塘有丁陆村,小新桥有大、小丁家村,南、北丁家村,成章有前、后丁庄村,安家舍有丁家住基村。与丁姓有关的地名有7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