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楚地疆域广阔, 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
1.按《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三楚划分如下:
“越、楚则有三俗。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陈在楚夏之交,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徐、僮、取虑,则清刻,矜己诺。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其俗类徐、僮。朐、缯以北,俗则齐。浙江南则越。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其俗大类西楚。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与闽中、干越杂俗,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多竹木。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
即: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 ;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
2.《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音义》,以江陵 (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3. 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 周羽翀《三楚新录》。
4. 亦有称江陵曰南楚,徐州曰西楚,苏州曰东楚。该信息暂无确切考证,由上述可知徐州应属东楚。
后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