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张超南,清末民初谜家。字蟹鲈。福建永定人。张起南胞兄。精于谜学,“北平射虎社”成员之一。
谜事活动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上称“伯兄蟹鲈超南,亦雅擅此技。在辰(州)时任矿局监督兼中学校长,……殊无余晷,然犹偷闲偶一为之,所作皆极精妙,聊目一类亦多出其手,珠穿好语,缝灭天衣,为谜学放一异彩,亦奇观也。”辑有《素圃春灯录》二卷,其谜作与黎六禾合辑为《张黎春灯合选录》。
主要著作《素圃春灯录》二卷,《张黎春灯合选录》(一名《张黎春灯合刻》)。
代表作品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四子)回文格孟之反不伐(伐不反之孟)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四子)释正心
空山不见人(书经)惟影响
恐留倾国误君王(诗经)载施之行
门前冷落车马稀(礼记•檀弓)寡人亦有过焉
戊戌政变,太后临朝(五言唐诗)清光犹为君
曹公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西厢)心肠儿转关
至于丹山(聊目三)竹青、青凤、翩翩
辕门射戟(聊目三)布商、刘姓、戏术
弄日鹅黄袅袅垂(聊目二)细柳、金生色
历史评价古今制谜名人小传
桂林/陈福荫撰张瑜辑
张超南,字蟹芦,福建永定县人。幼有神童之名,二岁在怀抱中识三千余字。三岁就傅读书,过目不忘,十行俱下,每背诵辄尽二十册。四岁毕业四子、诗书、《尔雅》,能通义训。从父令解《毛诗》,至《卫风•淇奥》首章,并问及《大学》所引,即以“斐”“匪”字异义同对,辨析详明,合坐叹异。五岁善属对赋诗,七岁毕业《周易》、《春秋》、公榖、三礼、《孝经》,为骈散文,出语惊其长老。十一岁作黄鹤楼七古长歌,为时传诵。十二以试《却寒帘赋》见赏于学使者,补博士弟子员。所旨益进,下笔千言不落凡近。日手一卷,旁及诸子百家,淹贯古今,求有学之用。十八举于乡,十九成进士。历官新宁、湘潭、善化、衡阳知县,川东道肃正史,大理院推事,平正院评事,俱有政声。少喜为诗、古文辞,兼长俪体,尤好吟咏,裒然成帙。中年以后,不多作,脱稿即弃去。自谓遭逢丗变,老大无成,文艺只可自娱,欲借此流传,非其志也。暇时偶制谜语,独标新颖,创“回文格”,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射“孟之反不伐,伐不反之孟”,已载《橐园春灯话》。又于《聊目》目录一门,创“集锦格”,《橐园春灯话》亦多列入。尚有集至十余目,成五七言诗句者,美不胜收。见者以为得未曾有。其童年有一轶事,至今人犹称道之。当十三岁时,父官鄂中,有友示秘传二十余、方药数百种,命阅一过,客退,默写无讹。此亦博览强记之一端也。至生平操行,迥殊流俗,年少为强项令,不阿贵势,绝赂遗,理怨抑。居台谏日,多弹劾敷陈,力争国体,拂袖出都。退隐后,号“素圃”。辽东江左之局,当事者与有连,礼罗不往,则非独文学为世所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