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之兰(1902--1971)女,字友松,当代生物学家,甘棠人。
之兰自幼随父居芜湖,就读于芜湖小学和中学。民国10年(1921)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民国18年(1929)赴德国留学。民国23年(1934)毕业于法国柏林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教。建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和北京分会理事长,《动物学报》编辑。之兰毕生致力于生物科学的教学与研究,专长脊椎动物形态学,曾讲授过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人体解剖学等多种课程。工作兢兢业业,严肃认真,身教力行,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培养生物科学人才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在科研方面,主要致力于无尾两栖类动物的胚胎发育和组织学的研究。先后发表《青蛙肾脏在四季中的变化》、《大蟾蜍皮肤在不同季节中的组织观察》、《青蛙鼻腺的组织学观察》、《多疣狭口蛙臭器官的发育与黑斑蛙的比较观察》等著作。此外还翻译了哈特奈著《脊椎动物比较胚胎学基础》,美国苏斯曼著《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之兰关于“蛙类鼻器官发育”的研究,推动了国际两栖类发育形态学的发展。1971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