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聚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Ziegler-Natta polymerization;insertion polymerization

又称齐格勒(-纳塔型)聚合或插入聚合。单体分子首先在活性种的空位处配位,形成某些形式(σ-π)的配位络合物。随后单体分子插入过渡金属(Mt)-碳(C)链中增长形成大分的过程。这种聚合本质上是单体对增长链Mt-R键的插入反应,所以又称为插入聚合。配位聚合概念最早是G. Natta在解释α-烯烃聚合(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机理时提出的。Natta当时认为是在Al-C键间插入增长,未明确指明过渡金属原子(Mt)上需有空位,但他提出配位概念还是划时代的重要贡献,至今仍在沿用。单位在配位过程中是具有立体定向性的,所以聚合产物多具有立体规整性。

由于单体分子相继插入到过渡金属-碳键中进行增长,因此又称为络合聚合(complexing polymerization)、插入聚合(insertion polymerization)。

配位聚合具有以下特点:活性中心是阴离子性质的,因此可称为配位阴离子聚合;单体π电子进入嗜电子金属空轨道,配位形成π络合物;π络合物进一步形成四圆环过渡态;单体插入金属-碳键完成链增长;可形成立构规整聚合物。

配位聚合引发剂有四种:Z-N催化剂;π烯丙基过渡金属型催化剂;烷基锂引发剂;茂金属引发剂。其中茂金属引发剂为新近的发展,可用于多种烯类单体的聚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