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烧烤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博山烧烤肉 :

有着悠久传统制作工艺的博山烧烤肉,以其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制作、工艺及独特品位,曾作为技术文献载入《中国食品工艺制作大全》,1982年和1984年,两次被评为部优名特产品。其特点是味道醇香,肥而不腻。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发泡起酥,松脆金黄的肉皮和肥瘦相间的肉质。成条状挂烤的猪肉,多是除血脖和后坐以外的腰弯部分,一刀剖断,但见绛红、乳白、金黄三色相呈,脍炙香味扑鼻而来。

烧烤肉的方法应当是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发现了用火来烤炙食物的最古老的文明,发展至今,则有文野精粗之别。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便记载着“炙豚法”(即烧烤猪肉之法)o有人说,博山烧烤肉是受章邱烤肉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据传,明朝洪武年间章邱人黄诚,因生活贫穷,常捕野兽烧烤着吃,后来在土坯炉烧烤炙野兽时加上二佐料,烧烤成后上市出售。清同治年间,博山宗氏创办“福盛斋”,用章邱猪(小而瘦)烧烤,子孙相传,成为名吃。不但博山人推为佳品,而且外埠客商也用来设宴待客,或馈赠亲友。民国初年,钱、段、周、孙等几家,相继办起了“远兴斋”、“顺祥斋”、“振兴斋”、“胜华斋”等多家烤肉店。

烧烤肉的制作:将130余斤重的生猪宰杀,剔肉晾24小时,剖成长条肉块,放在花椒盐水中浸泡2小时后再晾半小时,入炉后用含香气的木头(桑、榆、柿果等木,忌用松柏等木)烤制3—5小时即成。烧烤制时的用料和火候是关键技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