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宣(?—415年),字万寿,彭城人,东晋镇北将军刘牢之的儿子。
八岁丧母,日夜哭泣。隆安二年(398年)刘敬宣击王恭。元兴元年(402年)刘牢之覆灭后,敬宣北奔高雅之。是年十一月高素为桓玄所杀,敬宣与雅之等拟据山阳起兵,反击桓玄失败,与刘敬宣北逃,投靠南燕慕容德(备德)。元兴三年(404年),刘裕驱逐桓玄。高雅之等勾结鲜卑大将,欲谋杀南燕主备德,并推司马休之为王。雅之邀备德宠臣刘轨同谋,结果事泄,雅之、敬宣等南走,刘轨被杀。南燕又以追兵杀高雅之。刘敬宣逃至淮、泗间,听说桓玄已败,遂来归,刘裕以敬宣为晋陵太守。
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大族谯纵据四川,自称成都王。义熙二年(406年),刘裕派遣刘敬宣率兵五千人伐蜀,以刘道规为征蜀都督。义熙四年(408年)九月,敬宣部队势如破竹,到达遂宁郡之黄虎,距离成都仅五百里,谯纵请求后秦姚兴出兵,姚兴遂派遣平西将军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等率兵增援,黄虎之战中刘敬宣前进受阻,双方相持六十余日,敬宣部队粮草啖尽,此时疾疫大起,“死者大半”,敬宣下令退出四川。到建康时,士兵十不存一。敬宣被免官,减少封地三分之一。
义熙十一年(415年),太尉刘裕进攻司马休之,司马道赐与同僚辟闾道秀、小将王猛子阴谋刺杀刘敬宣。一日,刘敬宣召道秀入密室,左右随扈悉出户,王猛子逡巡而来,以敬宣佩刀杀之,年仅四十五岁。刘裕闻之大恸,挥泪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