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富明慧
性别男
民族满族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
毕业学校莫斯科大学
现任 省政协委员 中山大学工程力学教授 系广东省盲人协会主席
个人简历
198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9月由国家公派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留学,1995年2月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5月至1997年4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1997年5月出站,到中山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工作。同年7月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所在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复合材料力学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层合结构、蜂窝材料、泡沫材料、功能梯度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2 计算固体力学
主要从事固体力学变分差分法、半解析有限元及哈密顿体系中的动力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教学科研情况
1. 本科生课程:
主讲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研究生课程:主讲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承担课题
主持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02022):复合材料层合梁板壳分析的变分差分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2月
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552):层合结构脱层静动力分析新方法及应用(2004年1月-2005年12月)
3.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横向项目:高桩墩台计算软件升级(2005年6月-2005年10月)
参加的项目
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2202)特发性脊柱侧突生物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2003年1月-2005年12月)
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B12006渐进性、微创性脊柱侧突校型外固定系统的研制(2003年1月-2005年12月)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C33301)土体物性变异力学效应与复合型土钉墙技术研究(2003年1月-2005年12月)
4.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横向项目:弹性支承连续梁计算软件
5.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横向项目:高桩墩台计算软件
6. 省东江—深圳洪水改造工程横向项目:东改供水工程BIII2标段滑坡稳定分析与加固综合研究
发表论文
在国际、国内核心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富明慧——在失去光明的世界里发光
1992年,公派赴莫斯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了博士后科学基金与独联体专家科研合作基金。
富教授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这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视力会越变越差,目前他的左眼只能感光,右眼的视野只有黄豆般大小。
富明慧从童年开始就经受着生活的磨砺。小学时他只能坐在第一排,中学时只能看到直径为10厘米面积的东西,高中以后,所看的只有一个小孔大小了。富教授对此戏称自己是从“管状窥宝”到“孔明读字”。
1992年,成绩优秀的富明慧被国家公派赴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莫斯科大学富明慧看不清菜谱上的字,最初几次都由同学陪伴上食堂,每次他都用心记住要吃的东西,以后独自到食堂吃饭,他就依样画葫芦,把熟悉的菜名告诉服务员。
进入中山大学以后,带班授课对一个几乎没有视力的人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看不到讲义上的字,他只能把备课内容准确无误地牢记在心,为准备一次课,常常要用一两天。
生活中的富教授也十分关注社会上残疾群体的状况。富教授与盲人朋友们张罗着开展一个“数字阳光活动”,就是倡议高校、企业或者个人把即将淘汰的586以上的电脑捐赠给买不起电脑的盲人;他还发明了一种能让盲人在手机上使用的“半方盲码汉字输入法”,目前这种输入法已经在盲人群体中流行起来。他希望自己在助残方面能多做一些。
记者印象——失去光明更用心做事
记者在政协委员们午餐的时候,偶然认识了富明慧,乍见之下,感觉不到他是一个盲人。接受采访时,他不太愿意过多谈自己的学术成就。不过谈到残疾人事业,他便娓娓道来,希望为残疾人多说话。
毫无疑问,童明慧本来就是一个残疾人的代表与楷模。他说:“失去光明,不等于世界沦陷,我还有很多可以凭借的东西,例如耳朵、双手。”备课、改卷、批作业、搞科研,谁敢说他不行?评师网评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教授,富明慧名列榜首,颁奖词称:“一个全盲教授,依然能够给本科生授课;虽然已双目失明,但仍坚持板书,很令我们学生敬佩。上课越坐越后在大学里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但富老师的课,我们总是往前挤,因为老师能把枯燥的数理课讲得既风趣又实用。”
富明慧这次参加政协会议,受到委员们的关注。陪护着他参加会议的妻子小雪这样评价丈夫:“他是个自律且追求完美的人!我从来不觉得他是包袱累赘,除了出门要扶着他走以外,其他生活上的事情,他总是尽力自己去做。”
记者要给富明慧拍照,他很认真,洗把脸、穿上西装,然后笑容可掬地面对镜头。他说:“眼睛看不到,性格好了,承认自己是盲人,更要用心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