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早期从欧洲传入我国的计时工具。

钟表在明朝晚期从欧洲传入我国。但是,钟表上的阿拉伯字1、2、3、4和罗马字Ⅰ、Ⅱ、Ⅲ、Ⅳ是当时中国人不认识的“洋文”。据《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中记载的时辰钟图像,表面是一个长方形,上半部为一大圆圈,四周刻十二时辰,中仅一针;下半部左右分裂二小圆圈,右计分,左计秒。计分者注有一刻、二刻、三刻、四刻,每刻十五分,与现在的钟表相同。看钟时,必须先看大圆圈里指针指向什么时辰,然后再看两个小圆圈各为几刻几分几秒。

时刻钟之前的时辰概念与现在时间的对照关系如下:

子初初刻=23点

子正初刻=0点

丑初初刻=1点

丑正初刻=2点

寅初初刻=3点

寅正初刻=4点

卯初初刻=5点

卯正初刻=6点

辰初初刻=7点

辰正初刻=8点

巳初初刻=9点

巳正初刻=10点

午初初刻=11点

午正初刻=12点

未初初刻=13点

未正初刻=14点

申初初刻=15点

申正初刻=16点

酉初初刻=17点

酉正初刻=18点

戌初初刻=19点

戌正初刻=20点

亥初初刻=21点

亥正初刻=22点

在工业科技和钟表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生产时辰钟及其玩具,对于儿童少年掌握古文化大有裨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