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清真西寺沧州市的清真西寺位于运河区民主街西寺胡同内,始建于公元1740年,占地面积1445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10平方米,内有大殿一座,折房13间,平房20间,共计房屋33间,属于伊斯兰教哲赫仁耶派唯一一座清真寺。
沧州哲赫仁耶派最早是由济南一金姓阿訇(当时人称“老金爷”)来沧传播,本地刘豹阿訇积极响应,与部分拥护哲派的信教群众经过一番论争,从清真北大寺中分化出来,另在今西寺胡同一带购地建立了清真西寺。北大寺对哲派与西寺予以承认,并赠送西寺题为“正道可风”匾额一块(此匾文革中散失)。
驻清真西寺的阿訇分别是:刘豹阿訇、刘锡恩阿訇(与现在的刘锡恩阿訇不是一人)、马太阿訇、马成阿訇、刘洪如和刘松寿阿訇,之后是从宁夏请来的马忠德阿訇、马如愚阿訇、刘锡恩阿訇。
刘锡恩阿訇,1981年担任沧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主席,第二届省伊协委员,第六届市人大常委。后因身体健康不佳等原因,只担沧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主席一职。
清真西寺文革时被拆除,仅存留四间房,此处先后被红旗塑料厂、市轧钢厂、运河区红旗服装厂占用。
1989年以来,在信教群众要求下,区政府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腾出五间房,作为信教群众活动地点,还投资4千余元进行了修缮。1990年9月,由市政府拨款25万元,区政府拨款5万元作为红旗服装厂搬迁费,全部搬出清真西寺,双方订立了交接协议书。自此,清真西寺重新回到信教群众手中,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现修复的清真西寺可供60—70人做礼拜之用,基本满足了哲派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其余房屋由清真西寺租赁给市民族幼儿园使用。

2.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清真西寺清真西寺始建于明,清道光四年重修,原有房屋28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另有石碑8通,木制匾额21块,明未遭兵焚。清道光二年(1736年)和道光四年(1825年)进行了重修。几经沧桑,现有礼拜堂、望月楼和卷栅9间,是伊斯兰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筑,为向訇观看月亮出没,宣读圣书、斋戒时使用的地方。整个建筑雕龙画栋,八角玲珑,颇具匠心。礼拜殿、望月楼、卷栅三者以勾连搭式之法组合在一起,紧紧相连,给人以宽敞肃穆之感,现归邓州市伊斯兰教协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