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山乡旧说:
刘山与黄镇铺、周场、鳌头铺、九台山等场镇遥遥相望。相距自流井约五十多华里,每日有多趟班车往返其间。过去,此地住户以刘姓居多,故袭称刘山。原有刘山寺,里面有一棵很大的黄果树,可惜早已被大火化为灰烬。据传,此寺的“斋饭”很有特色,膳食房和尚的手艺名传遐迩。其素食的菜肴“鱼”、“肘”、“鸡”等从外形看与荤的无异,但做料却全是面粉、米粉、包谷粉之类组合而成。当年不少“香客”与其说是来此寺诚心“朝圣”,倒不如说是特意来享口福更真切些。
现在的刘山,店堂不多,且多系 60 年代以后陆续新建。由天宫堂去周场的公路横穿街心而过。赶场天,染市贸易活跃。竹编、黄麻、多种杂粮陈列于公路两旁,颇具阵容,加上周围水利资源较丰富,望子河、羊义河水草较丰,宜于水族繁衍,故上市的鱼、虾量也较可观,其肉质远比釜溪河内鱼虾的肉质好。刘山一带竹木丛荫中,常有成群白鹤栖息其间。乡民惜鸟爱鸟成风,相互督促,并因有鹤来居而引以为幸。刘山,特别是赶场夭,“摸相”、“算命”的现象近些年来有所抬头,那些“麻衣术士”、“八字先生”胡说八道,愚弄群众的事例不为罕见,而由此导演出的现实中的悲剧也不是没有。刘山的乡镇企业发展项目较多,其中以中高档建筑材料生产更有成效。
刘山的农民版画曾经风靡一时,一些青年农民的作品以生活气.息浓郁而受到市内外美术界人士的称赞。昔日,每到腊月中下旬,年关将至之际,这一代“过山号”频吹,山头上此起彼伏,竟相悠扬凄婉。原意为徒闺女子或家庭主妇们盼望其在外经商或供职的情人或匕夫归来,故借吹号而召唤。她们认为:她们在外的新、只要听到这“唔嘟嘟唔嘟嘟”的号响,就会心慌,就落赶快收拾行李回家过年团聚了。故“过山号”又叫“重郎号”,乡下人往往又讹称“望郎坳”。用本地盛产犷慈竹做成。即砍大小不等的数节竹管重叠逗接如海螺 : ,口衔处卡半片竹叶,以便灌气,号身钻 7 个小孔,.便定出音阶。吹“过山号”要气粗,故多为男人们吹。此一带吹“过山号”实际上已成了一种民间的原始、粗犷的娱乐活动了,但一到了除夕后,就再也听不这种号响 T 。
刘山乡新说:
刘山乡地处四川省自贡市南部,幅员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5160人。辖区内有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有中学1所、小学6所、卫生院、信用社、供电所、邮电所、粮食所、供销社等齐备,属自贡市郊外浅丘的观光农业乡。
刘山乡现初步形成观光农业乡,已建成500亩特优新伏季水果园500亩,规划在5年之内形成6000亩的伏季水果园区。
刘山乡的土地肥沃,属黑油沙地,水资源丰富。有四大水库(储水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环围刘山,且石渠(19公里),电力提灌站(6座)配套;两条(望子河、羊叉河)水系纵穿刘山而过。刘山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是典型的观光农业乡镇。
刘山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辖区内有乡道公路32公里,县道公路6公里,省道公路3公里,国道高速公路2公里;乡离自贡市城中区15公里。供电网络健全,现已装满变压器26台1500千瓦,高压线18公里,低压线120公里。通讯方便,全乡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手提130、139网站已建成使用。光纤电视、自来水全乡已普及到农户,真正以实现了农民交通公路化、饮水自来化,家家楼上楼下都有电视、电话、电器化.刘山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农民勤劳、善良、纯朴,每年都是自贡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刘山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常年都有3-5千农民出外打工,辖区内劳动力且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