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一、自然情况(照片暂无)
性 别:女
民 族:汉族
二、个人情况综述
从教十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讲授了多门课程。在教学中,始终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自认为无愧于学生。
在科研上,虚心学习、刻苦钻研,主持一项校内青年基金项目,主持吉林省社科项目一项,参加多项国家和省级项目,在《东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多部教材和著作。
三、主要学习经历
1984.9-1988.7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
1988.9-1991.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硕士
2000.9-2004.7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博士
四、主要工作经历
1991.7-1996.12 吉林工学院人文学院
1997.1-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六、科研方向或领域
政治学 、科学社会主义、三农问题
七、科研项目
1 张桂英 主持 我国现阶段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研究 2001-5-1 0.5万
2 张桂英 主持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2004-6-23 0.3万
八、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1 张桂英 独撰 《试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民问题的跨世纪探索》 东北师大学报 2001年5期
2 张桂英 独撰 《巩固执政基础,坚持执政为民》 长春日报 2002-10-1
3 张桂英 独撰 《实践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 长春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
4 张桂英 独撰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时代意蕴》 东北师大学报专刊 2003年第6期
5 张桂英 独撰 《巩固执政基础坚持执政为民》 长春日报 2003年第10期
6 张桂英 独撰 《试论中国共产党农民利益政策的演进与创新》 东北师大学报 2004年第1期 CSSCI 重点刊物
7 张桂英 《中国共产党性质界定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004年第5期
8 张桂英 独撰 《论邓小平农民利益的时代价值》 东北师大学报 2005第4期 CSSCI 重点刊物
学术著作或教材情况
1 张桂英 《国情、道路、现代化》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年5月
2 张桂英 《中国农民教育研究》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3年12月
九、获奖情况
1 张桂英 吉林省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论文一等奖

2.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会员女,湖南省凤凰县人,苗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会员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所创作的花边、 花带、土家织锦、土靛兰手工针扎作品,曾多次参加过该自治州,全省、全国及国际性展 览评比,并获得不同层度的奖励和有关行家们的称赞,其中土靛兰手工针扎品多次被海内 外有关人士收藏。代表作品有“百花争艳”、“鹿鹤同春”、“四季有余”、“肥猪拱门 (针扎)”等。1993年针扎作品在北京展出,中央及湖南电视台分别作了新闻专题的道, 其中作品“四季有余”、“苗娃娃”、“老鼠娶亲”分别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 》(海外版)上刊登。1996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的“民 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9年针扎作品“鹿鹤同春”在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研究中心等五 个单位联合颁发“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铜质证书。该工艺突破了传统中点线、兰底白花 的局限,一跃而具有点线、面、兰、白、灰功能齐全的新一代扎染艺术,把单色技艺推向 一个新的境界。
张桂英,出生于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历任团支书,院武术协会秘书长.多次获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2006年进入招商银行烟台分行,目前任大海阳路支行大堂经理.
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主任医师。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科主任,荣获中国巾帼建功模范医师光荣称号,湖南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学会委员,中国胃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女医师协会理事,湖南省医学会理事,湖南省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消化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等八种杂志编委及常务编委。毕业后一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主要从事胃肠疾病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内镜诊断与治疗,在胃肠疾病、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首批授予“湘雅名医”。曾于91-92年、96-97年在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NIEHS)癌变分子机制研究室从事胃肠肿瘤病因发病学的分子机制研究。科研主攻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胃肠肿瘤蛋白组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部、省级科研课题共1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全国高等医学规划教材(五年制)《诊断学》主编,(七年制)《实验诊断学》编委,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诊断学》课程负责人。主编、参编专著共19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6名。 在胃肠疾病、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首批授予“湘雅名医”,2002年被评为中国巾帼建功模范医师。科研主攻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