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是指内源性抗利尿激素(ADH,即精氨酸加压素AVP)分泌异常增多,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相对于液体渗透压而言呈不适当的高水平,从而导致水潴留、尿排纳增多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有关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病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炎症、外科手术以及特发性。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取决于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速度,患者血清钠一般低于130mmol/L,尿钠排出相对增高,一般超过30mmol/L。当血清钠低于120mmol/L时,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嗜睡,甚而精神错乱;当血清那地域10mmol/L时,出现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惊厥、昏迷,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本症一般无水肿。

治疗:1.病因治疗:及早治疗原发病。2.对症治疗:限制水摄入对控制症状十分重要。3.抗利尿激素分泌抑制和活性拮抗药物:地美环素、锂盐、苯妥英钠等,可根据情况选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