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古人把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后多称介虫,指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如贝类、螃蟹、龟等))、鳞虫(鱼类及蜥蜴、蛇等具鳞的动物,还包括有翅的昆虫)、倮虫(也作蠃虫,倮通裸,即无毛覆盖的意思,指人类及蛙、蚯蚓等),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

《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

清恽敬《都昌元将军碑铭》:“有血气之中,毛羽鳞介,并在五虫,而人为最验。”

2.泛指各类动物。

林纾《译<孝女耐儿传>序》:“如张明镜于空际,收纳五虫万怪,物物皆涵涤清光而出。”

五虫:蠃、鳞、毛、羽、昆

嬴虫指的是人,鳞虫指的是水族,毛虫指的是走兽,羽虫指的是飞禽,昆虫就是昆虫了。

可参考西游记,里面对于孙悟空大闹冥府那一段里,曾说判官找猴子的生死册找不到,就是因为它像人而非人,像兽而又不归龙、麒麟、凤凰管,所以五虫都不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