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学专题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东南郊的泸山北坡。1985年8月4日开馆。这是当今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整个建筑群根据古朴典雅的彝族建筑风格而设计。各陈列厅内从纵向和横切面用实物、文字叙述、图片资料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彝族奴隶社会制中所涵盖的政治、经济、形式主义、历算、宗教、历史、军事、法律、医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内容。对研究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和佐证价值。翔实而丰富的内容令中外专家和学者观后惊叹不已、赞不绝口,被誉为“专题博物馆的典范”。

该馆主要建筑采用红、黄、黑三种彝族绘画的传统色彩,绘以日、月、山、水、羊角、鸟羽、火镰、渔网等取材于自然的图案。整个建筑具有彝族风格。

该馆收藏彝族文物4196件,有黄金、白银、珠宝玉石、铜、 铁、木、竹、皮革、毛、骨、角、纸、 绸绢、石等物品。陈列展览分序厅、社会生产力、等级和阶级、家支习惯法、婚姻家庭、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奴隶和劳动群众反抗奴隶制度的斗争九个部分。再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原貌。电影录放厅放映历史资料片和各种民俗民情片。

修建意义

在今天中国大西南的广袤地区,居住着一个文明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彝族。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区,因其特殊的历史、社会、地理等原因,至解放后的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前夕仍保持着完整的奴隶社会制度,这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被有关专家学者视为研究人类奴隶社会形态的活化石。为了让人们更便捷地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教育青少年等目的。在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民委、文化部、四川省、凉山州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于 1982 年初在凉山州府——西昌市南6公里的风景名胜区——丛林环绕中的泸山北坡动工兴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