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档案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著名经济评论人。

从2000年左右走出书斋,到报社撰写经济类评论,迄今为止已在《每日经济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上海证券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中国企业家》、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偶尔在电视台财经频道客串点评经济新闻,也出版过历史方面的书籍。

现任《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 ,《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

言论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政治,期间并无轩轾,常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因此谴责任何以牺牲个人充当某种崇高理想祭品的行为,以及脱离生活常识的高深理论。赞赏尊重常识的理论,同情任何凭辛苦工作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偏爱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因为这样的时代能使制度性优势与劣势水落石出。思考的结果是历史的转型植根于经济的转折,而经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政治的折射,为此,在对经济的评判时希望有长时段的历史观作为观照,而这,只不过是诺思、杨小凯等先贤的老路,希望在当下能走出新意。

尽量挑选对社会变动有影响的经济变局,看出华丽面纱背后的真实面目。相信具体案例与历史观与经济理论的结合,才不会得出与常识偏差远得离谱的结论。为此,曾经与企业高管、员工聊天,也曾深入到乡镇追踪过具体事件。从历史和现实中来看,资本如水,既能集聚社会的资源、智慧与美德,也能成为藏污纳垢的游戏场,无论十六世纪的尼德兰,还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有相似之处——对任何一件事物得出结论殊为不易。身处转型社会,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可以与清末以来的改革家呼吸相通,不幸的是,转型社会的人面对的是不可知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