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恩哈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托马斯·伯恩哈德(1931一1989)是奥地利最有争议的作家,对他有很多称谓: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作家、死亡作家、社会批评家、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夸张艺术家、语言音乐家等等。伯恩哈德是一位真正富有个性的作家。目光深邃,直面人的生存危机;笔锋锐利,穿透任何的掩饰和禁忌。确切地说,他是位夸张艺术家,擅长在无法讲述故事的边缘讲述故事,懂得用夸张使生存变为可能,以幽默使世界变得可以忍受。伯恩哈德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寒霜》、《历代大师》,剧本《鲍里斯的生日》等。他先后获得数十种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最重要的毕希纳文学奖、奥地利国家奖等。

伯恩哈德“曾是一个不幸的人,在经历了不测命运的无数次打击后,他一生不仅同自身的问题抗争,同时也和奥地利官方对抗。他艺术地强调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消极面,因此也引发了许多对他的不满和批评。不可否认的是,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贡献在于,他把奥地利从舒适享受的生活中唤醒,使之开始进行富有价值的思考。而这恰恰是艺术的众多使命中最重要的一个。”

伯恩哈德这位以桀骜不逊著称的“是非作家”,在欧洲尤其是他的故乡奥地利,曾多次因批判现实而引起轩然大波,1968年在接受奥地利国家奖的仪式上,他就毫不留情地抨击奥地利的政治和现实。在他1989年去世前立下的遗嘱中特别强调,他所有发表的作品在他死后著作权限规定的时间内,禁止在奥地利以任何形式发表。

作为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伯恩哈德一生著述甚丰,他的创作力之充沛也令人惊讶,他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等几乎所有文学领域,被译成27种文字,他的戏剧在全世界各大主要剧场不断上演。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伯恩哈德先后获得数十种重要的文学奖项,包括德过最重要的文学奖项毕希纳文学奖、奥地利国家奖等。但他很快对这些奖项失去了兴趣,从此,他拒绝接受任何文学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他在70年代中期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瑞典评委会鉴于他对奖项的态度,决定避免去碰这个钉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