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荼波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乔荼波陀(Gaudapda,约640年——690年),吠檀多不二论较早和较系统的表述者。主要著作有《蛙氏奥义颂》(又称《圣传书》)。他认为世界最高的原理是梵,亦即最高我。最高我有四位:第一是普遍位,这是梵的觉醒的状态,它认知着外界的对象。第二是光明位,此时梵处于梦眠状态,已经从外界事物和经验印象印象中初步摆脱出来,但还认知着内部的精神。第三是智慧位。这是一种深睡状态,一种纯粹意识,梵既摆脱了外界印象,也摆脱了内部的精神对象。第四是最高我的真实存在。在这个状态下,既无主、客观的对立,亦无时间、因果的制约。这个最高位就是梵,也是人的纯粹天性。“四位说”早在奥义书中已经出现,乔氏将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关于最高我与个体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二者是同一的,正如瓶中的虚空与大虚空之间的关系一样:当瓶被击破的时候,最高我和个我就合而为一,这叫“梵我不二”。

“摩耶”的理论是乔荼波陀的一个重要思想。“摩耶”这个词早在奥义书中已经出现,但含义并不很明确。吠檀多哲学家们对此做了阐发后,成为了吠檀多思想的一个中心概念。这个概念的基本意思是,世界是“梵”通过其幻力创造出来的,因而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幻象。这也可以说是印度教对世界最根本的看法,这个概念对以后吠檀多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商羯罗。他出生于西南印度今喀拉拉邦马拉巴尔海岸的伽拉迪(Kaladi ),属婆罗门种姓。少年时曾随著名学者乔茶波陀的弟子牧尊学习婆罗门教的经典,以后遍游印度各地,在贝拿勒斯曾与其他学派辩论,并在印度次大陆建立了四大修道院。逝

世时年仅32岁。著有大批阐述吠檀多哲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梵经注》(Brahmsatra-bhdshya)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