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代北部边塞的九个军事要镇。明朝建立后﹐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严重威胁着明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屡次派将北征﹐同时﹐还分封子朱棣﹑朱权等将重兵驻守北部边塞。明成祖朱棣五出漠北﹐又于沿边设镇﹐派兵驻守。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是为九边。

九边各镇设镇守总兵官﹑副总兵官﹑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等官﹐无品级﹑无定员。其总镇一方者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分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此外﹐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等官。各镇都驻有重兵。万历中期﹐各边仅主兵就有六十万左右﹔还有为数甚多的客兵。如蓟州镇﹐隆庆时﹐主兵原额为三万人﹐万历初连客兵在内达十六万五千余人。

各边为进行备战与士兵给养所需的军饷﹐初多仰给于屯田﹐正统后﹐逐渐由京师太仓供应。各边额数﹐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间﹐每年约四十三万两﹔嘉靖(1522~1566)时的最高额﹐每年为二百七十余万两﹔万历(1573~1620)时﹐每年则达三百八十余万两﹐相当于明朝每年田赋收入的总数﹐成为明朝财政日益拮据的重要原因。

九边之设﹐使明朝北部边塞形成一条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广袤万里﹑烽堠相望﹑卫所互联的北方防线。对加强北部边防﹐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明朝为此加饷加税﹐尤其在明中叶以后﹐使人民负担沉重﹔而各级军官的残酷盘剥﹐又使饷银短绌﹐军士往往因生活无着而发动兵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