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周青铜器是最大特色是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表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壶高40厘米,重4.5公斤。此壶以壶肩两环耳为标志分为两面,两面的图象对称。每面有三层图画,每层又分左右两个图景。第一层左图是一幅竞射图,右图是采桑图;第二层左图是一幅宴乐舞武图象,右图为弋射和习射图;第三层左为攻防图,右为水战图。在整个壶面上,刻画了200多人的形象,人人各有特色,表现了精湛的技巧。商周的青铜器,都是图案装饰,而到战国时期,青铜的装饰不少是画象,这在艺术创作的形式和题材上是个显著的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