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胶囊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芽苞、树皮或树干上采集来的树脂,并混入其上额腺分泌物、蜂蜡和少量花粉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混合物。蜂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化合物、酸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酚、、酮、醚类化合物、烯、烃、萜类化合物以及脂肪酸、甾类化合物、多种氨基酸、酶、多糖和维生素等。此外,还含有碳、氢、氧、氮、钙、磷、氯、、钠、镁、硫硅、铁、锰、铁、铜、钥、锌、氟、锡、砷、硒、铣、铬、镍、钡、锆、锑、铜、银、铅等元素。
蜂胶具有抑菌、消炎、止痛、止痒、活血化瘀,促进局部组织再生以及软化角质等作用,在医疗卫生、食品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医疗卫生方面:不同种类的蜂胶制品对于皮肤病、口腔溃疡、牙周病、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鼻炎、咽炎、中耳炎、烧伤、口腔粘膜病具有显著疗效并具有镇痛和局部麻醉用,对于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糖尿、肺病、鸡眼、各妇科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蜂胶对流感病毒和疯疹病毒等有灭活作用。
常服蜂胶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强身的效果。在食品工业中,蜂胶由于其天然的强烈抑菌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做为一种理想的天然防腐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人们在制作肥皂、香皂、洗发液、浴液的原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蜂胶,其制成品对于皮肤炎症及各种癣症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用蜂胶制成的牙膏、漱口水等对治疗口腔溃疡和口臭有良好效果,用蜂胶制成的化妆品,可起到美容润肤的作用。此外,在涂料工业中,用蜂胶加工的油漆可以用于各种木制高级家具、乐器等。
目前已研制成功的蜂胶制品有:蜂胶片、蜂胶乳膏、蜂胶气雾剂、复方蜂胶酊、蜂胶牙痛水、蜂胶牙膏、蜂胶香皂、蜂胶护
肤霜、蜂胶护肤露、蜂胶胶囊、蜂胶口服液、胶保鲜膜、蜂胶保鲜剂等。
蜂胶对高血压的疗效
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服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抗氧化作用的蜂胶(蜂胶食品),不仅可以减少过氧化脂质对血管的危害,阻止血管硬化,而且能有效地降低甘油(油食品)三酯含量、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过高的血压,对高血压(血压食品)患者有治疗功效。
Nikolov等报告,对亿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患者年龄45~72岁,病史4~15年,均属二期和三期高血压,服用30%蜂胶乙醇提取液,每次40滴,每日3次,在饭前1小时服,服用20天后,37例患者(88%)的主面症状明显改善,头痛、头昏、耳鸣消失,未见心前区疼痛,心悸和压迫感减轻;仅5例无明显改善。其中有35例(83.4%)血压下降,收缩压平均降低20~40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降低10毫米汞柱,全部患者均易于接受所用蜂胶液的治疗,无不良反应。
随机选取蜂较软胶囊一粒,观察其外观,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无异臭。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则为不合格品。
蜂胶软胶囊简易鉴别方法
囊壳应软硬适度,如囊壳过硬或过软,一可能是囊壳烘干不当;二可能是内容物配方不合理,由于内容物吸收囊壳水分造成囊壳过硬,或内容物与囊壳明胶反应造成囊壳过软。
其次,将蜂胶软胶囊用剪子剪破,嗅其内容物是否有蜂胶特有的芳香味。如果没有蜂胶特有的芳香味,则为淘汰品;如果有蜂胶特有的芳香味则进行(2)的实验。
取洁净的白纸—张,平铺于试验桌上,随机选取蜂胶软较囊一粒,剪破胶囊,将内容物挤出,滴在白纸上。如果内容物溶解(混悬)得不均匀,或溶质与溶剂出现分离,手撵粗糙,则为淘汰品;如果内容物均匀分布,则可进行(3)的试验。
取洁净试管,装入一定量的清水,将内容物为水溶性的蜂胶软胶囊中的内容物挤入盛水的试管中,用玻璃樟搅匀,静置片刻,如果溶液分层,挂璧,说明内容物配制技术不过关;如果溶液呈均匀的乳白或浅乳黄色,则可进行(4)的鉴别。
内容物为混悬液的蜂胶软胶囊应做沉降比测定。将软胶囊内容物置于直径相同的量筒中充分搅拌均匀,测定分散相的原始高度(Ho)与经过静置后沉降的高度(Hu),计算沉降比(F),F值越大,内容物混悬体系越稳定。由于自然沉降时间较长,可采用离心加速的方法,但需注意离心速度不易过高,以免与实际情况不符,一般可采用4倍重力的低速离心,以几百转的离心速度离心3-4小时稳定者,至少可自然放置半年,性质仍很稳定。如固液分离度较高,说明混悬技术不过关。如混悬度好,则可进行(4)的鉴别。
将(3)的溶液取一部分于另一试管中,滴入1-2滴3%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若不显褐色,则说明其不含黄酮类化合物,应淘汰;若显褐色或深褐色,说明含有黄酮类、酚类化合物,则可进行(5)的鉴别。
如果比较不同厂家的同类蜂胶软较囊中蜂胶含量的高低,则取同样规格的蜂胶软胶囊各一粒,分别将内容物挤入盛有等量清水的刻度试管中,用玻璃樟搅匀,分别稀释至相同体积,然后滴入等量的3%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进行比色,溶蔽颜色深的,说明其蜂胶含量高。
[1]蜂胶软胶囊适宜人群
1、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
2、内分泌失调,色斑、皱纹、青春痘较多的女性.
3、易疲劳人群。
4、胃肠病、糖尿病患者。
5、黄酮不足的人群。
6、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