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秋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钱塘八景之一,泛指钱塘江一带夏历八月观潮景观。

南宋时观潮以江干至六和塔、凤凰山、吴山为观赏佳处,明代以后逐渐东移,近200年来以海宁盐官镇一带最盛。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钱塘江的整治和海涂围垦,江道有所变迁,潮水改道南靠,在江干至之江口和萧山沿江一带都可以欣赏到浙江秋涛的壮观。钱塘江又名浙江,《南华经》载:“浙河之水,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水经注》:“江川急浚,兼涛水昼夜再来,来应时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百丈有余。”清雍正《西湖志》卷三:“浙江亦名曲江,枚乘《七发》云‘观涛于广陵之曲江’,以江势三折,故名曲焉。凡江皆有潮,而观涛独于浙江者,由海潮逆流而上,受龛、赭二山约束,蹙不得骋,与山争势,汹而为涛。或言其下有沙潬,横亘南北,隔碍洪波,起而为涛。一日夜再至,历四时皆同,而秋八月尤盛。方起时,遥望海门,白光一线。少焉,霜戈银界,万马腾空,雷击霆砰,震天沃日,流珠溅沫,飞洒天半,大地若为之动摇。”杭州观潮之风,始于唐,盛于南宋,以每年夏历八月十八为最,并由此生发,形成种种传统人文活动景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