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传统名砚。山东曲阜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尼山,位于曲阜城东南39公里,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清乾隆《曲阜县志》:“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尼山孔庙北旧有砚石沟,在沟深层可采橘黄石块,石质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黑,发墨有光,但早巳采完。所以“近无用者”。八十年代曲阜工艺美术厂为发掘砚石品种,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新坑。坑石处在石灰岩的夹层,橘黄色,面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石质精腻,抚之生润,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砚的制作向以简朴大方取胜,清代徐坚在尼山砚上题铭赞说:“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现尼山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结合自然,因材施艺,一方块石,略加点缀,便情趣盎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