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56年10月28日生于内蒙古敖汉旗,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采矿系,1992年获博士学位,于 2001年12月至2002年6月赴瑞典lulea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 采矿方法、放矿理论 ,多年深入现场研究崩落矿岩移动规律与岩体冒落规律,解决了原放矿理论不能表达实际放出体形态的多态变化和计算精度低的问题,出版了《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及其应用》专著,提出了依据出矿口信息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的新方法;提出了利用岩体冒落规律降低崩落法采准系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低贫损开采模式;试验成功了“自落顶、设置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与“崩落卸载、设置回收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先后主持冶金部重点项目:崩落矿岩移动规律,提高玉石洼铁矿综合生产能力,西石门铁矿空区监控与采矿方法改进等 20余项科研;获冶金工业部与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目前承担着 “谦比西铜矿高效采矿法试验研究 (非洲赞比亚)”、 “姑山铁矿后和睦山采 区高效采矿方法研究”、“板石沟铁矿 17号矿体采矿方法研究”、“夏甸金矿7号矿体新型采矿方法研究”等四个重大的现场研究课题。在《中国矿业》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担任了“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学术兼职。
主要学术论著
北洺河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尺寸优化研究
大型深凹露天转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桃冲铁矿采空区处理方法研究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模拟试验模型的建立
崩落矿岩散体移动密度场及速度场
散体移动体积连续性方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