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燕迪,男,1963年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祖籍四川省达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副院长,曾任音乐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国著名音乐学家、评论家。兼任全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青联委员。
1977年入伍,任部队宣传队队员;1979年复员后任电台音乐编辑;同年入大学学习,198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同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从谭冰若教授,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师从钱仁康教授,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毕业后留学任教,教学职称两次破格晋升;1987年留学英国, 1993年、1999年和2002年间曾分别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考察。 杨燕迪教授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批评、歌剧研究以及著作翻译
等等。
获奖情况:1993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 “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研究奖”、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1996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奖”、2000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奖)、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奖)、“上海市育才奖”、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200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研究奖(2002)。
主要著译作品有:《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乐声悠扬》、《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合作译著)、《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译著)、《音乐史学原理》(译著)、《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主编)、系列论文“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论文“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起源、音乐功能与展望”、“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观后记” 、“寻访中国音乐之‘真’”、“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跨时空对话:谭盾《复活之旅》观后”、“音乐的现代性转型”、“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再谈贝多芬作品106的速度问题”、“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论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的历史维度”、“诊断音乐:病理与处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