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景瀚(1747.1802),字海峰
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进士。
先后在甘肃、宁夏的靖远、中卫、平凉、静宁、固原等地作过知县、知州,政绩优卓。乾隆五十七年(1792),调为循化厅同知,两年后调任陕西邻州。最后官至兰州知府。
著有《澹静斋文钞》、“循化志》等。
龚景瀚是清代著名的循吏,也是学者。
他虽然在循化任职只有两年,但政绩颇多,主要是创撰了《循化志》八卷,以体制例严谨,考订准确而受人推崇。他在循化期间所作诗文虽少,但从艺术和思想性看,都是很不错的。题解:这是诗人上任循化厅的途中所作,真实地描写了壮丽的循化山川,并抒发了此去要为循化作出贡献的决心。循化原来一直属于甘肃河州地方,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曾筑循化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循化厅,属甘肃兰州府。1913年改循化县。
注释:①河州:在今甘肃省临夏县。清时为州,起初循化即属其管辖。岩蛲(tiaoyaol高耸、峻高的样子。②乌道:险峻得只有鸟才能飞过去的山路。③塞:指河州以西。④关:积石关,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峡东口,是从河州来循化必经之地。嚣:喧哗、吵闹。这里是指撒拉族人的语音明显地跟河州等地不一样。⑤绝域:指循化地区。⑥持节:本官名,魏晋以来设使持节、持节、假持节等职,都是州刺史加管军戎。清代的厅与以前的州差不多。因此,诗人自称持节。假司马:也是自指。司马是隋唐时州府佐吏中的一种官职,位在别驾、长吏之下。清代时在府以下有的地方设厅.厅同知由知府的佐官担任。循化厅属兰州府管辖,而诗人任这里的同知,位相当于州府佐吏职司马。假是代理,诗人这次出任循化厅是暂任。所以自称为假司马。⑦薄:看轻。班超:汉代人,本以为官府抄书养家,曾投笔说:“大丈夫无它志略,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见《后汉书》本传)后率三十六人出使西域诸国,留十一年,使五十余国获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