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海,浙江慈溪市的一个新兴的沿海开放集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东海之滨,素有“家电之镇,花卉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小家电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丝瓜络生产、加工基地,浙江省首批绿色小城镇。总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4.37万。
附海,顾名思义与海相依,用“沧海桑田”这句成语描述附海,是最确切不过的了,由于杭州湾涌潮动力的作用,钱塘江夹带的泥沙在杭州湾南岸陆续淤积成涂,数代移民筑塘围海,从大海中赢得23平方公里“桑田”,由此形成了附海独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和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围垦文化,开创了附海区域特色经济新板块,其人气度、地理度、创业度极似深圳特区。
潮汐潮涌——杭州湾南岸片片桑田,记录着唐涂宋地的历史变迁,书写着这片土地的人们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围垦文化。
激荡融合——五湖四海的百姓来到这片土地,多种多样的文化习俗与生活方式在这里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久而久之又形成这里独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移民文化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沉淀千年,形成今日附海人所独有的海地文化。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9.43亿元,工业总产值44.06亿元,镇财政预算内外各项收入5073.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00元,2002年人均GDP达3100多美元,全镇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宁波市50强乡镇。
一、家电之镇
改革开放以来,附海镇注重发挥工业集聚效应,通过抓园区集聚,外向带动和品牌战略,形成了以小家电为主导的工业区域特色经济。该镇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统一规划,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提高”的要求,规划建设了总面积3000余亩的家电特色工业园区。该项目是省重点特色园区,为今后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附海镇的工业经济构成了全镇国民经济的支柱,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左右,全镇有大小企业超过1000家,平均每8户家庭就有1家工业企业,构成了以家用电器为支柱产业、金属制品、电子仪表、旅游用品等多业并进的工业体系,电风扇、取暖器、吸尘器、饮水机、洗衣机等小家电扬名海内外,外向型经济发展良好。家电产业无论是企业总量、产品数量,还是生产能力、配套能力、研发能力等方面都已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板块,是全国主要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企业规模升级和产品质量管理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目标和主要任务。
镇政府还积极鼓励企业走向外发展的路子,并提出了“逢展必参”的口号,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进行统一设计,提高附海企业整体形象。近年来,该镇相继组织企业参加了历届广交会、省洽会、德国柏林家电展、香港家电展等展博会。通过政策的适当激励和政府的优质服务,许多企业由内转外意识明显提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附海工业从弱到强,经过了仿牌、借牌、定牌、创牌的发展过程。家电生产规模逐渐形成后,该镇适时提出了打造“附海地域品牌”。在政府组织引导的同时,相继成立了附海镇家电协会和附海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加大了对区域性产品质量的整治力度,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全镇目前已形成“双羊”、“先锋”、“启明”、“宝尔马”、“华芝”、“威妮”等著名品牌。
二、花卉之乡
附海镇在农业上,按照发展效益农业的要求,附海走“一村一品”之路,目前全镇已形成了以花木村、东海村、东港村、四界村为主的,以花卉、丝瓜络、滩涂养殖、蔬菜为内容的四大特色农业基地。
附海镇的花卉和苗木产业在本区有很大的影响,花卉基地面积八千多亩,素有“花卉之乡”的美称。特色花卉苗木是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方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急需企业化经营模式和集团化发展格局的改革,走农科教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特色花卉苗木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改善了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城镇的景观格局,使附海镇具有了发展园林城镇的基础。
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附海,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贸新镇,将坚定不移地走“家电强镇,花卉富农”之路。全镇人民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附海建设成为家电与花卉特色相映衬的现代化生态型园林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