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絮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用丝纤维不经纺织加工而制成的薄片。清代段玉裁在注《说文》时指出:“按造纸昉于漂絮,其初丝絮为之,以G荐而成之。”就是说造纸开始于漂絮,缫丝下脚、茧衣、薄皮、双宫茧的乱丝等煮后漂洗,然后进行打击,置于竹帘上晒干。在竹帘上残留的丝絮渣片,就是漂絮的副产品,类似后世的丝棉纸。这类丝絮片早已问世,到了汉代才正式命名为纸。丝絮片是纸的前身。唐代用絮片制成铠甲。宋代用絮片制成的“纸帐”、“纸衣”、“纸被”。《渑水燕谈录》记载:贫苦的深山居民“常以纸为衣”。宋陆游诗云:“纸被围身度雪天,百年狐腋暖于绵。” 丝絮片制作技术传到日本,日本的民间用丝絮片来做“寒衣”,别称“防寒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