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白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宫白羽(1899—1966),原名万选,改名竹心,原籍山东东阿,1899年出生于河北省青县马厂。他的父亲是北洋新军里的一名管带。宫白羽幼年时在天津读书,稍长,到北京求学,十五六岁即开始文学创作。因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追求进步;得到周作人、鲁迅兄弟的大力帮助,《鲁迅全集》中收有七篇致他的长信。在文艺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方面都受到过鲁迅的指点。这时宫白羽的家道已经中落,他先在军队里当书记官,旋又考入邮局,这些工作对他来讲简直是格格不入,于是决定辞差卖文,并就教于鲁迅先生。鲁迅回信说:“我以为是失策的,以文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宫白羽没有听从鲁迅的劝告。卖文不足以养家,他就去作税吏、小贩,当编辑,干校对,可是他一心想的却是创作,到哪儿也干不长。因此直到晚年,他一直对自己走向文坛而悔恨不已。

宫白羽极富创作天才,20世纪30年代中国击技小说盛行,他为一家七口人的生计,不得不把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聪明才智集中于此,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生涯。他曾说过:“环境与饭碗联合起来,逼迫我写了些无聊文字……这是文坛的耻辱。”宫白羽的第一部击技小说是《黄花劫》,不久他与另一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合写了《十二金钱镖》上半部,自己独立完成了这本书的下半部。接着,又陆续完成了《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及续集《牧野雄风》、《血涤寒光剑》及续集《狮林三鸟》、《毒砂掌》、《摩云手》、《联镖记》及续集《大泽龙蛇传》、《剑底惊螟》、《子午鸳鸯钺》、《粉骷髅》、《太湖一雁》、《青萍剑》以及《绿林豪侠传》等等,其代表作是《偷拳》。几年间,宫白羽发表了几十部作品;加上他的其他文艺创作、杂文和译文,总字数不下千万,一举成为中国有名的武侠击技小说家。50年代初,又为香港《大公报》写了《绿林豪侠传》;当时《大公报》的副刊编辑,乃是后来成为武侠小说名家的梁羽生,后来梁羽生写信给宫白羽之子宫以仁说:“我最初写武侠小说,亦是受令尊影响的。”宫白羽的这些小说有的至今还在翻印流传,或演绎为声像作品。

天津沦陷期间,宫白羽又致力于中国文法以及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用以考证古史,在《新天津画报》上连载有《甲金证史诠言》,在《立言画刊》上连载有《白鱼琐记》。这项研究持续到50年代末,后因患脑血栓而中止。近年,《甲金证史诠言》经人整理,重新发表于香港的《中华国学》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