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弃置费用的定义弃置费用也叫弃置成本,或资产弃置义务(ARO, asset retirement obligation), 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
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在首次执行日,对于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当增加该项资产成本,并确认相应的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折旧(折耗)调整留存收益。
二、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1.取得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时的记帐方法
确定未来弃置义务的金额,并折算为当前现值,将现值与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一起合并记入固定资产原值,并随固定资产一起折旧。
例: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为100,000元,10年后的弃置费用为10,794.60.
按8%的利率,计算现值PV(I/Y=10,8%,PMT=0,FV=-10,794.60)=5,000
借:固定资产 105,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5,000
2.计算各期应计利息
取得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后,每年需提取利息费用,继续上例,各年末需计提利息费用为预计负债期初帐面价值乘以利率。
如上例中,第一年末利息费用为 5,000×8%=400,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利息 400
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400
第二年末,弃置费用科目累计数为5,000+400=5,400, 应提利息费用为5,400×8%=432
借:财务费用-利息 432
贷: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432
依此类推,一直到第10年末。
3.弃置费用实际发生时的会计处理
借:预计负债-弃置费用 10,794.60
贷:银行存款 10,794.60
三、弃置费用的税收差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税法均不允许权责发生制法下的弃置费用(折旧和利息)进行税前扣除,只有固定资产报废,发生实际弃置支出时,方可一次性抵扣。因此,在固定资产报废前,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方法会使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借方不断增加,等到弃置费用实际发生时,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直接与借方相抵消。
四、弃置费用对会计报表的影响1.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取得时,会使资产与负债增加。但在以后年度,由于折旧和利息,会使资产减少,而负债继续增加。
2.对利润表的影响
由于折旧,会低估EBIT;同时,由于计提利息,也会低估EBT和净利润。
3.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对现金流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