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代表种 鼹鼠

分类地位:鼹科(Talpidae)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虫目的1科。

形态特征:绝大多数营地下生活,形如圆筒,耳、眼均不明显,颈部不分明,肢短,4足十分发达,头尖,吻部尖长。

种属分布:15属22种。分布于欧、亚和北美。中国有8属10种,东部地区常见麝鼹,在西南地区种类较多。北美的星鼻鼹的鼻端具裸露的肉质突起,如同“触枝”。有些种类体形与鼩鼱类近似。一般覆毛极其细密,似天鹅绒,无毛向,适于在洞道中进退。臼齿具发达的齿尖。

形态特征:鼹科绝大多数挖洞道营穴居生活,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靠近地表,在地表可见土层有脊状隆起。一种离地表较深,在地表无脊状隆起,但可发现由洞道内推出的土形成的小土堆。平时孤栖,但几个鼹鼠可共用1个巨大而复杂的洞道系统,终年昼夜活动,无冬眠。取食地下的蠕虫、昆虫幼虫、各类无脊椎动物等,少数兼食植物。半水栖者以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在地下筑巢产仔,年产1~2胎,每胎1~7仔。鼹鼠有强烈气味,可能以此自卫。鼹鼠毛皮光泽细洁,在美国曾一度时兴。

化石:在北美始见于渐新世中期,在欧洲始见于始新世,在亚洲仅见于近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