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二异丙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

物化性能

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120~125℃。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硫化剂,聚合反应的引发剂,还可用作聚乙烯树脂交联剂。交联的聚乙烯用作电缆绝缘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加工性能,而且可提高其耐热性,100份聚乙烯使用硫化剂DCP2.4份。硫化剂DCP可使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泡沫材料形成细微均匀的泡孔,同时提高制品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另外,还用作不饮和聚酯的固化交联剂。

实验室制法

在500mL三口反应烧瓶中,加入121.6g异丙苯过氧化氢、108.8g -苯基异丙醇和36g无水草酸。水浴40℃,搅拌反应8h,冷却后,滤出草酸。滤液中加入200mL苯。分出苯层,用4mol/L NaOH溶液和水分别洗涤后,减压蒸馏,液温95℃,先于15×133.3Pa下蒸馏,然后压力降于(1~2)×133.3Pa,在同一温度下蒸馏,得粗品196g。用甲醇重结晶得熔点40~41℃的过氧化二异丙苯。

生产原理

用还原剂亚硫酸钠将异丙苯过氧化氢还原成苯基二甲基甲醇,后者在高氯酸催化下与过氧化氢异丙苯缩合,经后处理得到过氧化二异丙苯。

原料配比(kg/t)

异丙苯过氧化氢(32%~35%) 1500 液碱(30%) 70

亚硫酸钠(96%) 980 高氯酸(72%) 2

主要设备

还原反应锅 缩合反应锅 浓缩釜 过滤器 真空干燥箱 贮槽

生产工艺

将78份异丙苯过氧化氢(≥32%)与98份亚硫酸钠配成的水溶液投入到还原锅中,于62~65℃进行异相还原,得到苯基二甲基甲醇。得到的苯基二甲基甲醇在0.2份高氯酸存在下与72 过氧化氢异丙苯在42~45℃下缩合,反应得到过氧化二异丙苯缩合液。用10%氢氧化钠溶液洗至中性后,分去水,真空蒸馏浓缩,再溶于无水乙醇中,冷至0℃以下结晶,过滤后,于真空下干燥得过氧化二异丙苯成品。滤液回收乙醇。

质量检验

(1)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固体试样约0.2g,放入清洁干燥的100~150mL碘瓶中,加入碳酸氢钠1.0g、固体碘化钾2.0g、冰乙酸10mL,摇匀。用冷凝管夹夹住碘瓶,置65℃恒温水浴中,并缓慢加入盐酸3.0mL,边加边小心振摇,至溶液内只有少量气泡发生,再轻盖瓶塞,静置15~20min,取出加蒸馏水50mL,立即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然后加入淀粉指示剂10滴,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按同样操作步骤但不加盐酸作空白试验。

(2)熔点的测定

按GB 617-88《熔点范围测定通用方法》进行。

安全措施

(1)原料异丙苯过氧化氢为强氧化剂。产品为一级有机氧化物,见光或受热能引起爆炸。

(2)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铁桶包装,并标有危险品标志。30℃以下暗处贮存。

CAS No.: 80-43-3

危规号:52030

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危害性概括:遇热源或火源有爆炸危险。遇热或强酸分解放出易燃气体,可引起眼、皮肤和呼吸道刺激。

灭火措施:用大量水覆盖,不要直射,不要接触有机物。

应避免的条件:热源、明火、火花、引火源、强酸、强碱、强氧化物、还原剂和污染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