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拐河镇位于南阳盆地的北部边缘,南阳与平顶山市的交界处,淮河水系的上游。两条省级公路(鲁姚路、鲁艾路)的交汇处。全镇辖35个行政村,333个村民小组,4.2万人;总面积1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栎坡面积10万亩;镇域面积3.75平方公里。
拐河镇代码:411322103。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西关村、权庄村、黄土岗村、杨家庄村、西大麦沟村、姚店村、韩家村、白湾村、养马口村、王家营村、南王庄村、温庄村、崔庄村、赵庄村、石门村、胡庄村、徐沟村、东关村、曹庄村、二郎庙村、东大麦沟村、荆庄村、辛庄岭村、郭沟村、杓留村、白秀沟村、顺店村、各庄村、横山马村、许良庄村、聚合庄村、史家庄村、果木庄村、河套圆村、韩沟村。
历史上曾因丝绸业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日进斗金的“小上海”。1987年撤乡设镇,1992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01年,被河南省命名为“食用菌示范基地镇”。2003年被南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三星级小城镇”及文明集镇。
拐河镇有6大资源优势
水资源丰富。拐河镇是一个山区乡镇,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5℃,平均降水量960毫米,境内有18座中小型水库,澧河横穿镇区,水资源丰富,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的水资源环境。
矿产资源丰富。拐河镇主要矿产品有萤石、滑石、白云岩、石煤、石英、铁矿石等20多种。其中,白云岩、滑石、石英储量均在亿吨以上,萤石、石煤、铁矿石储量均在千万吨以上,为发展矿石加工业创造了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拐河镇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甚多,著名的有牛心山、江豆山、金花姑娘庙、七峰水帘洞、诸葛石像、孤石滩库区等景点,尤为壮观的“拐河五景”更是闻名遐迩,有七峰雪霁、泉涯瀑布、唐山幽居、神仙洞、宝泉寺等。近年来,拐河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七峰山下,澧河两岸,到处都是桃、丹参间作园,早春时节,桃花盛开,参花飘香,景色迷人。2003年,七峰山景区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称号。
畜牧资源丰富。拐河镇有畜牧草场5万亩,加上林间草地和作物秸秆,年饲草可达1亿公斤以上。近年来,拐河镇大力发展以南阳黄牛、山绵羊为主的畜牧业,涌现出了15个畜牧专业村。黄牛年存栏3万头,出栏2万头。山绵羊存栏3万只,出栏1.5万只。
中草药资源丰富。拐河镇有药材百余种,主要有丹参、桔梗、柴胡、枣仁、夏枯草、车前籽、全虫、蜈蚣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丹参、红药、山楂、山茱萸等药材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目前,丹参种植已达1.2万亩,封山育参3万亩,红药、板兰根、山楂、山茱萸等共0.3万亩。成为伏牛山区最大的药库。特别是所产丹参完全按照GAP要求进行种植,产品地道,质量上乘。所产裕丹参为全国丹参行业的免检产品,获得了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裕丹参原产地认证。
食用菌产品丰富。拐河镇地处山区,栎木资源丰富,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条件。所产食用菌,主要有野红菇、黑木耳、香菇、鸡腿菇、白灵菇等十余种。其中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浓郁、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对促进儿童骨骼和牙齿发育、预防佝偻病、抗癌降压有显著功效。黑木耳营养丰富,脆嫩可口,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有益气强身、降低血脂、强筋补血的功效。年产菌类近千吨,产值近亿元。产品远销福建、香港、广州和日本、东南亚等国。
去年以来,拐河镇确立了发展“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外向企业和现代企业”的思路。把发展企业放在了重要位置,凡来拐河镇开办工矿企业和加工业的外来商户,一律给予最优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