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姓名:陈静曦[1]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1年6月

籍贯:湖北武汉

简介: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专家评审组成员,武汉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云南省道桥专家委员会委员,ISO9000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

个人简历陈静曦,教授,研究生导师。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专家评审组成员,武汉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云南省道桥专家委员会委员,ISO9000国家质量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原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任课题组长,为基础工程学术方向代头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年调入武汉理工大学,历任资源与环境学院、交通学院结构工程系教授。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曾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已发表SCI论文8篇,EI、ISTP论文10篇。

教育简历

1977-198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读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5-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系在职博士。

工作经历

1982-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任课题组长,为基础工程学术方向代头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3年调入武汉理工大学,历任资源与环境学院、交通学院结构工程系教授。

教学工作2005年给大学生、研究生开设了3门新课,获得研究生处2005年教材出版资助1项。申报学校精品课程1项。

研究方向1) 环境岩土工程、边坡综合防护;

2) 岩土工程及测试技术;

3) 结构(基础)安全。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2005,二等奖

科研项目及成果

1、申请并主持完成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基金 ——“几何分形在岩石损伤断裂中的应用研究 ”, 94年完成基金项目总结报告,在杂志和期刊中发表相关论文2篇。

2、参加中科院“八五”重点科研项目——km85-35“岩土工程加固得技术原理应用研究”,并负责专题“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分析研究”,95年完成重点科研项目总结报告,在杂志和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篇。

3、负责国家水利部重点项目——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土洞段工程监测分析中专项:“施工洞段压力监测分析”, 1986年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4、负责京珠高速公路湖北段的路基稳定性评价工作、高架桥桥基质量检测评价、梁板力学性能试验;

6、负责临长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评价、高架桥桥基质量检测评价工作;

7、负责潭邵高速公路路基滑坡防护及综合整治,并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

8、负责“阳逻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陆域形成及地基承载特性研究”项目。

9、负责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地层公路工程地质类型及地基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

10、负责“衡枣高速公路全线路基滑坡及稳定性分析研究、路堑边坡设计项目”。

11、负责潭邵高速公路路基滑坡防护及综合治理。

12、负责(联合中标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与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13、负责(调入武汉理工大学后)省交通厅科技攻关项目--孝襄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

14、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遥感技术应用于监测岩爆的探索(排名第2, 时间2005.1~2007.12)。

主要著作与论文

代表性著作:

《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综合治理实例》,湖北科学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1. 顺层滑移路堑边坡的分析和治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1),2002,EI收录,排名1;

2. 路基开挖程序的合理化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1(7)2002,EI收录,排名1;

3. The Effect of the Drection of Stress Wave on Cracks,Advances in Fracture and Failure Prevention,Pts1 and 2,V261~263;245~250,2004,SCI、EI、ISTP收录,排名1;

4.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Joints' Effect on Damage Zones in Surrounding Rockmass,Advances in Fracture and Failure Prevention,Pts1 and 2,V261~263;815~820,2004,SCI、EI、ISTP收录,排名1(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浅析边坡生态防护中表层含根系土抗剪试验研究)[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