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姓名:陈小佳
性别:男
出生:1963年
籍贯:湖南益阳
198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7年获湖南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9年调入武汉理工大学从事桥梁结构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桥梁工程、桥梁维修与加固技术、结构可靠度设计、桥梁美学、钢结构等课程,主持了《桥梁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并被评为校优质课程。2005-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从事无损定量评估理论研究。主持和参加完成省部市级科研项目及技术咨询项目8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的“南阳公安大楼室内外装饰设计”获湖北省室内设计大赛金奖,参加的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上拱度控制方法理论与试验研究”和“湖北京珠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跨节段施工梁桥分析技术及配束自动化研究”项目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检索3篇。
研究方向结构定量无损评估方法研究
桥梁检测与加固新技术
道路桥梁景观研究
科研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材料与结构分析的并行元胞单元法”(2004-2006)
主持湖北省交通厅“劲性骨架混凝土箱形拱桥转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05-2006)
参与湖北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环保与景观前置研究及在随岳中高速公路中的应用”(2006-2007)
参与湖北省交通厅“桥梁混凝土裂缝防治与外观质量控制技术研究”(2004-2005)
参与湖北省交通厅“湖北京珠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研究”(2001-2003)
参与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大跨节段施工梁桥配束自动化机理研究”(2000-2003)
参与武汉市交委“预应力砼梁(板)上拱度控制方法理论与试验研究”(2003-2005)
主持横向课题“宜昌长阳黄陵洞大桥施工监测监控试验研究”(2004-2005)
主持武汉理工大学科研基金“桥梁结构技术状态评估的Bayes网络模型研究”(2004-2005)
学术论文1.CharacterizationofprogressivemicrocrackinginPortlandcementmortarusingnonlinearultrasonics,NDT&EInternational,2008.Vol.41.
2.振动场下微裂材料的非线性超声调幅特征试验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1(3)
3.MicrocrackIdentificationinCement-basedMaterialsUsingNonlinearAcousticWaves,Reviewofprogressinquantitativenondestructiveevaluation,2006.26B.
4.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谐波幅值比的微裂缝探测方法.,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6).
5.DeteriorationDetectionofASRDamageoncement-basedmaterialsUsingNonlinearAcousticalMethods,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HMSME,2007.Vol.2
6.既有桥梁的贝叶斯网络评估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30(1).
7.基于MATPCA方法的混凝土表观缺陷识别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29(8).
8.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的贝叶斯预测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8(6).
9.遗传算法用于体外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