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门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古传少林行功拳古无别名,仅有“少林拳”一称,相传为宋代福居禅师所创,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共分十路。由于现代“少林拳”一词外衍的扩大,沿用旧名多有歧义,便改用老禅师口头常说的“咱练的少林拳是行功拳”中的“行功”二字样作为拳名,故称”少林行功拳“。“顾名思义”“行功”二字即是“行(打)拳”和”练功“融为一体的意思。

清代少林拳正宗第二十八代宗师,有“铁拳震东海”之称的扬秀山先生(1885-1949),将此拳传与弟子高灼俊(1917-2003)现仅在鲁南等少数地区流传,到如今已濒临失传。古传少林拳必先由第二路入手,而后再进行其他少林拳的学习,故“迎门式”是十路少林拳的母拳,这种教学方法一直沿袭至今。整套拳法融多种拳法、步法、腿法、跌法为一体,其生动的表现开式即体现了少林拳法内容的庞大,又为深入学习少林拳法作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