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东(1503-1552年)字元叔,又字伯宿,明弘治癸亥年七月二日,生于楚雄鹿城。祖籍江西庐陵。曾祖李思存由黄州府通判移任楚雄,遂定居于楚。李启东天资颖异、强记忆、博览百家,小入邑庠,学使郑良贵称为奇才。后考入龙岗书院,知府祝宏舒阅其卷,称之为“屠龙手”,嘉靖辛卯(1531)年乡试,考取第三名,壬辰(1532)年赴京会试考中,参加廷试,其策论“鸿博通达”,考取二甲一名,称传胪,授兵部选司主事。丙申(1536)春,朝廷大兴土木,建造慈庆、慈宁二宫,兵部荐其为督工。庚戍(1550)年春,补职车驾主事,督太仆马政,寻升员外提督宿卫。次年十月,晋升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壬子(1552)年八月十四日病卒。给事中万岑南为其料理后事,检点行囊,积蓄官俸十金,清白之操至死不渝。
李启东教授
个人简历
1937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曾在上海科技大学理化系及复旦大学物理二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科学家及美国西方化学公司顾问等职。此外,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要 1997-1999年曾兼任南通永通活性炭纤维公司总经理及南通活性炭纤维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等工作。
研究方向
从七十年代初以来长期从事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主要研究吸附和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以及新型吸附材料和催化剂的开发等。目前研究重点在室内空气质量(IAQ)有关的一些研究课题。包括集成电路生产工艺中的气载分子态污染物(AMC)的去除,以及在一般中央空调系统中化学过滤器应用的有关问题等。
学术成果
1. 核级活性炭的研究,早在1980年通过核工业部的部级鉴定,并成功的应用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秦山核电厂,该技术一直延用至今。
2. 含氚气体的应急处理系统,为减少氚的大气排放,采用催化氧化和分子筛吸附等技术,成功解决了氚的事故排放。该成果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 恶臭污染的分析和控制技术的研究,该项目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采用综合改性活性炭处理多成分的火化炉排放的烟气取得很好的效果。
4. 核级活性炭纤维制品的研究,获得1996年国家发明奖。此后,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中,活性炭纤维进入大规模生产取得独特的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和好评。
5. 混合低浓 VOCs 的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最终处置技术,获美国西方化学公司的优秀科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