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式风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仿罗马式艺术发展了两百多年之后,到了十二世纪,在法国又有一种新的艺术逐渐形成,而后扩展至全欧洲,并且一直延续到十五世纪,这就是「哥德式艺术」。但在欧洲有些地区,仿罗马式艺术则延续至十三世纪,甚至是十五世纪。而哥德式艺术在十五世纪的欧洲(意大利除外),仍继续发展着。就地理上而言,法国是罗马式艺术风格最盛行的地区,也是哥德式艺术风格的发源地—法国的圣德尼(St.Denis)教堂之所在。

哥德式大教堂以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的广泛应用为特征。高、直、尖的造形有强烈的上冲趋势,暗示接近天国的信念。教堂不纯粹做宗教礼拜用,而是各地的公共生活中心,由於凌驾普通建筑之上,遥遥可见,因此教堂的规模又代表当地人民财力的象征。哥德式教堂采用圆花窗和彩色玻璃镶嵌画,代替了墙壁,使整个建筑几乎成为一个透明体。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走进哥德式教堂,感觉好像走入彩虹里一般。

哥德式艺术是以教堂为发展的重心,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是在建筑上的表现;从罗马式的厚重、结实风格,转变为强调垂直向上、轻盈修长的独特形式,再搭配上教堂内大量色彩装饰的彩色玻璃窗,散发出一股神秘壮丽、恍如身置天堂般的气氛。哥德式大教堂,以轻盈灵巧、高耸挺拔的造型,与厚重敦实的罗马式教堂,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哥德艺术盛行时期,艺术工作者的地位,脱离了工匠一般的地位,而逐渐提升,他们已能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走向。同时,艺术家也开始学着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这样的举动是前所未有的。

关于雕刻

主要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如教堂外部和入口的高浮雕、雕像等。此时期的雕刻特点在于写实性和独立存在性的增强,人物造型显得较为瘦长,且具有安静、温和的美感,和拜占庭雕刻的僵硬、罗马式雕刻的变形有相当大的差别。十三世纪以后,雕刻与建筑开始分家,并出现较大的石雕像。

关于绘画

以彩色玻璃窗上面的彩绘为主,具有抽象装饰性,其缤纷的光线、色彩使得教堂显得更加壮丽、神秘,置身其中就像进入彩虹的世界,充满了美妙的宗教气氛。罗马式教堂建筑的窗户较小,因而有较大的墙面来制作壁画;哥德式教堂由于窗户增多,发展彩色玻璃窗,因此壁画较为少见。绘画方面尚有木版画、书本插画等流行。

著名代表

法国巴黎的巴黎圣母院,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厅和大本钟都是哥德式建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