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佰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吴佰宗(明朝第一个状元)

吴佰宗(1334-1384)抚洲府金溪县人(江西金溪县)父亲吴仪元是元朝进士,后讲学,精通“春秋”,不肯仕明。洪武三年(1370)正式颁科举诏,“中央、地方官员皆由科举而进,不是科举出身者不得做官”。 吴佰宗参加江西乡试获得第一名(解元),进入殿试得第二名,因第一名郭翀容貌丑陋,而吴佰宗仪表非凡应对明辨,明太祖决定擢升为明朝第一位状元,初授承事郎,礼部员外郎(从五品)。

此后与宋濂编修《大明日历》。出使南国(越南),在东宫为太子讲学。洪武十五年,授国子司业(正六品)辞不受,太祖认为他嫌官小生怒贬为县学教谕,后又追回任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后升为武英殿大学士,但好景不长,因其弟吴仲实弄虚作假案涉及他被罢武英殿大学士,奖为翰林院检讨。洪武十七年病逝。

吴佰宗在明代科举第一榜中崭露头角,由于他为人温厚,刚正、不肯依附权臣,又不识皇帝赏赐,故屡遭困顿,看来,学问好不一定是当官的料!

在以后的几个状元中大致如此,当首辅大臣的却不是真正的科举状元出身。这可能是历史上历代历朝如此,近代也可能不例外吧!19330717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